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三文科综合12月月试题
- 资源简介:
共34小题,约10950字。
安徽省铜陵一中、安庆一中2011-2012学年12月月试题
高三文科综合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128分)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4分,共1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9年某国生产的A商品单位价值量为12元。2010年生产的A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某企业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提高了40%。假如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0年创造的价值量比2009年增加了
A.1/6 B.6/7 C.7/6 D.1/7
2.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1年4月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我国,加息之所以能够抑制通货膨胀,是因为
①加息减少了政府财政支出,进而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②加息提高了贷款成本,适当遏制了投资和消费的需求③加息缩小了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差距,可吸纳更多存款④加息使更多的货币流入股市,进而减少市场货币流通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3.有人指出,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既要重点向做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这些措施
①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贯彻了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的精神
③体现了再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④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择业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D.②④
4.“风险”一词与人类的决策和行为后果联系越来越紧密。张某于2009年10月31日以89元/股的价格购买某股票1万股。到2010年6月11日,该股票价格跌至37.85元/股。造成张某这种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
①发行股票的股份公司经营不善,可能亏本或破产②大量投资者在公司效益不好的时候要求公司退还本金③受多种因素影响,股票价格的波动具有不确定性④股东人数的不确定性及股东将股票在交易市场低价转让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5.2011年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走过了58年的历程,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制度
①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②决定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③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④保障了人民在国家机关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④D.③④
6.2010年3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经济界、农业界委员联组会议讨论时强调,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下列属于政府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是:
①政府完善各级信访制度,开展接访活动 ②政府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
③政府组织市民开展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等活动④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对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当中国获知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7.3级地震,翌日50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乘专机赶赴海地,抵达后救援行动迅速展开。中国派出国际救援队赴海地救援行动表明
①中国特别重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②中国协调发展中国家关系的作用显著增强
③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
④中国履行国际责任的能力不断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8.当前,中国有南京云锦织造技艺、侗族大歌、粤剧、中国剪纸、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等29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世界代表作名录最多的国家。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
①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表达③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我们要积极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9.每当中华民族处于重大危难的关头,中华文化的力量就会凸现出来。在外寇入侵时,中华民族就会团结一致,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遭受巨大自然灾害时,中华民族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并最终夺取胜利。这表明
①文化的力量是一种物质力量 ②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下列关于文化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文化传播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③现代信息技术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④从古至今,每一次文化之旅都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A.①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②③
11.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A.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B.每个人都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C.建立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D.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12.历史学家黄仁宇认为:“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一做法
A.造成地方势力威胁中央统治B.为后世完善地方行政提供经验
C.加强了皇帝的君主专制权力D.正确吸取前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13.唐朝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罢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往,乌聚云合。”他评价的是
A.世卿世禄制B.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D.科举制
14.周初分封,把索氏(绳工)、长勺氏(酒器工)、尾勺氏(酒器工)等族分给鲁公;把殷商遗民中的陶氏(陶工)、施氏(旗工)、繁氏(马缨工)、錡氏(锉刀工或斧工)、樊氏(篱笆工)、钟葵氏(椎工)等7族分给康叔。史家解释为“工不族居,不足以给官”。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出工商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主体地位B.是国家对商业的一种经营和管理制度
C.从事工商业的家族具有职业世袭的特征D.该制度盛行于西周、绝迹于东周时期
15.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曰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