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巨人贝多芬》教学设计7
- 资源简介:
约3460个字。
《音乐巨人贝多芬》
姓名:刘贞辉
学校:漳州实验中学
设计主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巨人贝多芬》
1.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设计根据文本特点及课后习题的指示设计出符合新课标精神的三个教学目标,整个课堂便围绕这三个目标展开。首先,是培养学生迅速初步感知课文的能力,通过预习的导学案可自行完成;其次,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对贝多芬外貌的描写,设计时采用先解读后模仿的寻常步骤,解读过程运用了孙绍振的还原法,模仿过程在课堂上当场完成,课后进一步落实。最后,是通过师生对话加深学生对贝多芬语言的理解。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是人类历史中杰出的人物,单元提示里说到学习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习他们的精神”、“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这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和文化理想,启发学生去追求非凡的人生价值,《音乐巨人贝多芬》虽然是自读课文,但一样具备这这一内涵。另外,课本中每一篇对人物的描写各有不同,本文有鲜明的特色,是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以个绝佳范本。
学生情况分析:
这篇文章表现得人物精神性格虽然非常深刻,但比较泛,是常见的模式化的,因此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读这样的文章完全是没问题的,关键是引导到点上。相对来说,学习本文的人物描写更为困难,这涉及到对人物性情内涵的认识和分析,对人需有客观而深刻的看法,当今教育体制培养的学生到初中很少能具备这个能力。
3.教学目标分析
1、 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 体会语言描写表达出来的人物心境,学习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3、 感悟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
1、 体会语言描写表达出来的人物心境,学习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 感悟贝多芬的人格魅力,学习他与命运顽强抗争的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难点:
1、 理解本文外貌描写的技巧,学习它运用外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2、学习认识一个人的性情和精神。
5.教学过程设计
(中文为主+ 所教学科目标语言)
步骤一:导入
播放《命运交响曲》两分半钟。
结束后提问:同学们知道这首音乐是哪位音乐家的作品吗?贝多芬。从这首音乐中你感受到什么?
可能有的回答:1、充满力量;2、有一股昂扬的精神;3、舒缓的乐段也暗藏着一股力量,随时爆发。坚强、伟大……澎湃、激昂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初步感受贝多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