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3270个字。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课堂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2、培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放飞想象,积极创新。
【教学设想】
本文属于“关注科学”单元,这一单元就是要求我们带领学生去关注人类、关自然、关注科学,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形成一种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实录】
(预备铃响后,生伏桌养神准备,师了解学生读书预习的情况,发现很多学生在课文上留下了阅读圈点勾画的记号,记录本上大多有字音、词语积累;指定一生板演生字注音。)
一、导入
师:在黑板上画一“﹏﹏”,问生:大家看看这像什么?
生(大多数举手答):波浪线、波浪、蚯蚓、蛇、长城、一截麻绳…………。
师:确实,此“﹏﹏”是可以看成不同的东西,有许多不同的答案。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课题)
本文作者是谁?生齐说(罗迦•费•因格)。他是哪个国家的人?(美国)
现在先把黑板上的生字读两遍:蒂dì 孜zī 汲jí 锲qiè
请大家打开书,快速地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生默读课文,完成教师口述的读书要求)
二、阅读、交流
1、学习第一层次:
请同学们看课文前3节,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结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生犹豫,举手不多。师要求齐读第3节后再答;
(生答:“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师:对,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
2、学习以下部分:
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那么怎样才积极寻求到第二种答案,或者怎样才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其他途径和方法呢?
生: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师:对!那我们就来看课文是怎样来论述的。请大家独立思考黑板上的几个话题,看能否自行解决它。
出示小黑板上思考题;
⑴ 创造性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
⑵ 创造性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
⑶ 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⑷ “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请举例说明。
⑸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生读课文,有的在自己的书本上简要标记;有的进入独立思考的学习状态,对照思考题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在笔记本上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