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3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7370字。 - 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本课是这段大变革时期在政治上的表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地位十分重要。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的变迁,可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要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本课,对于以后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学习不利。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几课历史的学习,学生对历史有了比较直接的概念,对于夏商西周的历史沿革已经基本掌握,西周的分封制的实施使得周朝诸侯国林立,这些基础知识为学生理解东周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奠定了基础。作为初一新生对历史故事是十分喜爱的,本课又是众多成语典故的出处、源流,其中有的成语学生比较熟悉。对于不了解的故事络、书籍等途径搜集并整理。在教学中将成语故事贯穿于全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又使他们掌握查找历史资料的途径,让学生课上课下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针对初一学生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的心理特征,我设计了成语故事大串联的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春秋战国的起止时间,知道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并掌握齐桓公称霸、晋楚争霸、三家分晋、合纵连横的史实。
 填充“春秋形势图”“战国形势图”,并结合地图讲解有关史实,学习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收集、整理、叙述有关资料、成语典故,增强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及表述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初步学会收集资料、处理资料的方法。
 通过有关春秋战国时的历史典故,给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意境,从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从中突出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
 根据史实,总结出此时的社会主题,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进一步明确春秋战国时期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质疑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现
 通过收集有关成语典故,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思考。
 通过争霸战争的学习,明白人要兴,要有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国要兴,要有贤才、能人来治理,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针对本课内容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基本史实,第一,指导学生识读“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掌握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具体的地理位置。第二,争霸斗争的史实具有较大的趣味性,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成语典故,课堂上按小组展开成语故事知多少知识竞赛,拓展学生视野,较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竞赛中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难点:诸侯争霸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是难点。从战争的性质看,“春秋无义战”,其实质是奴隶主贵族扩张领土和掠夺财富的战争,给人民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