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168中学•皖智教育联谊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段考(9月份)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2/10/4 8:22: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1小题,约10460字。

  合肥168中学•皖智教育联谊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段考(9月份)
  语文试题
  Word版转换及整理:程道流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66 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建设随想
  来新夏
  关于中国文化建设问题,近年颇多不同主张与见解,如新儒家说、彻底重建说、西体中用说、“西化”说和综合说等等。在诸说中,我比较倾向于综合说,即中国文化建设的途径是选择本土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合理成分,吸取外来文化中适应本土背景与土壤以有利于未来中国文化建设的那些内容,相互撞击,融合创新。因为无论对哪种文化,其取舍标准一是切合客观实际,二是有利于本身发展。悖乎此,难免陷于袖手谈心性的结局。
  建设民族文化的关键,在于把中华民族的文化置于世界文化之林而自具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顽固地保存一切国粹、拒绝外国文化中优秀的东西,相反的,民族文化要存在、发展和创新就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而应该以一种民族主体精神的胸襟,广泛汲取,选优补缺,将古今中外的全部文化资源为我所用,进行再创造。世界上没有绝对纯的东西,纯之又纯会退化、会灭亡;反之方能获得发展增殖。因此,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是需要在筛选过程中批判与淘汰的。“五四”运动出于挽救民族危亡、改造落后现状的强烈愿望,曾经以无畏的气魄,采取反传统的手段,引进具有西方文化属性的民主与科学作为基本精神来建设新文化,终于开辟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并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是“五四”运动彪炳史册的伟大业绩。可惜它的反传统手段竟被后来有些人曲解为“五四”精神本身,导致了对民族文化的虚无态度,从而引起“全盘西化”方剂的乘虚而入;尤有甚者,四十多年后竟然出现了一件粗暴狂热的行为,即全面否定本体传统文化,制造了以“破除四旧”为旗号来抛弃和毁灭文化的劫难。
  现代化民族文化的建设和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样,既不能脱离原有的传统文化而凭空虚构,也不能自我孤立于世界文化之外。在建设新文化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文化的发展并不能绝对地表明文明程度一定会随之提高。因为文化包含三个层次,即表层的器物层、中层的理论制度层和深层的文化心态层,只有三层共建才是完整的。文化与文明是一种源流关系,源头活水不一定顺流而下,它既可能有水涨船高的共生作用,也可能出现逆水回转的滞退现象。文化愈发展,文明愈堕落的逆向现象也曾出现于现实生活中。物质水平愈高,道德文明水平可能下降,“饱暖思淫欲”的古语也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实。为什么复兴儒学的思潮在海外更具有煽动力?很重要的一点是当欧美现代化已高度发展时面临着道德生活中的精神困扰,于是又像十八世纪欧洲羡慕中国那样,希望从中国的伦理道德中得到慰藉和补益,便以提倡新儒学的探讨作为救世良方。这一良方是针对西方现代化的时弊而发,但它难以使我国当前亟待建设的社会主义民族文化赋有现代化的内容,因而是不可取的。不过文化发展和文明堕落的反差殷鉴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深思。因此,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文化时必须明确提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这样才能经由表中层进入到深层文化的建设中去,以理性态度正确地对待本土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要善于择善而从,汲取融合,比较完善地创建出适应于自己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民族文化体系。
  (选自《当代学者文丛•依然集》,山西出版集团)
  1.与“综合说”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吸收外来文化要选择其中优秀的成分,而不是一概照单全收。吸收之后还需要对之进行融合创新。
  B.吸收外来文化要在保存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进行,只有这样广泛汲取,选优补缺,才能为我所用。
  C.将本土传统文化中有生命力的合理成分与外来文化中有益的内容结合起来,才利于自身文化发展。
  D.只要是有利于自身发展,并且又切合客观实际的文化,无论它是哪一种,我们都应对之加以吸取。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介绍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几种观点,作者在经过比较后倾向于“综合说”这一观点。
  B.第二段首先指出怎样去建设中国的民族文化,然后针对历史上的文化建设作出深刻反思。
  C.第三段提出现代化民族文化的建设要做到三层共建,以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并重。
  D.文章开篇提出观点,接着围绕观点阐明建设中国文化的方法,最后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建设民族文化如果因为强调葆有本民族文化的特色,而对外来文化一律排斥,那么这种文化不仅无从发展,而且只会消亡。
  B.“五四”运动引进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来建设新文化,当时采取的反传统的手段,无疑是给后来的“全盘西化”提供了榜样。
  C.文化在发展,这就意味着文明程度也在相应提高,因此在新的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要发展民族文化。
  D.欧美现代化过程中运用新儒学作为救世良方,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我们更应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
  二、(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8分)
  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以文无害为沛主吏掾。
  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