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7
- 资源简介:
约4260字。
课题:《归去来兮辞 并序》 陶渊明
原创:朱彩云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作者辞官归田的原因。
2、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体会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归纳本文需要掌握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体会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3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辞的文体特点。
2、积累小序中的重要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是谁在《桃花源记》中为我们勾勒了一个理想社会?没错,是陶渊明。以前老师给我们同学介绍过,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可见陶潜的高尚情操,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文章《归去来兮辞 并序》,去了解一下他的隐士情怀。
(二)介绍文体
师:标题五个字,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我想请同学来为大家解释一下这个题目。
生:“辞”是一种文体,“兮”是一个虚词,在“辞”这种文体中大量应用,没有实际意义,“来”是一个助词,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归去来兮辞”五个字,就是“归去吧”的意思。
师:他说得非常好,看来是经过了充分预习的,请大家在课本上标记出来。“辞”这种文体是屈原根据楚地民歌整理创造出来的,所以又叫“楚辞”,《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又有人称“辞”为“骚体诗”,“兮”实际是楚地方言中的一个叹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意义。
(三)信息筛选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的小序,自己理顺小序的意思。提醒学生注意以下一些字词。
生生所资:所赖以维持生活的。
生生:维持生活(第1个“生”是动词,第2个“生”是名词)。
资:凭借。
脱然:轻快的样子。 靡途:没有门路。
遂见用于小邑:于是被任命为小县县令。 见: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