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拓宽学生求知空间
翟 懿 李新姣
(本论文获2004年桂林市论文评比一等奖)
观念一般是指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而教育观念则是指人们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可以说教育中的每一贯问题都存在着观念问题,它通常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观点。例如,过去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现在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都表现为不同的教育观念,即教育观念的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积极与消极之分。凡是与客观实际相吻合,能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教育观念是正确和积极的,反之,则是错误和落后的。教育观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必然反映一定社会时代的特点与需要,因此,在教育观念问题上,既要善于继承,更要不断地更新,树立先进的现代教育观念。
新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整体把握。新教材,改变以前教师占用大量时间,以空洞的过多过细的分析代替学生语言实践的教学模式,创造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 转变思想,更新观念——课堂观念,拓宽学生的求知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步。
孙云晓在《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中说:“教师应当从“独奏者”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不是塑造他们。”这就要求我们要迅速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一、教师是教学的主人,切实做好课堂主导。
以前因为考试要求的局限,教师对教材的灵活运用和对教参的大胆质疑还放不开手,把教参视为绝对的蓝本,现在我们可以从教参的束缚中摆脱出来,从容不迫的审视教参,并根据学生的情况教出有个性的课来。各类各种的课文切不可方法苟同。对能够调动各种感知的课文,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知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桃花源记》一文,可这样调动:“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这个渔人,现在进入了桃花源你看到了什么?美吗?”“你听见了什么好听吗?”“这么多人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