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主体段训练之一——学会写作主体段
- 资源简介:
约7850字。
议论文主体段训练之一----学会写作主体段
一、训练目标:学会写作议论文主体段
二、训练意义:优秀议论文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丰富的论据、充沛的情感和严密的逻辑形成强大的论证力量,而形成这种论证力量的部件就是议论文的主体段。一篇议论文如果能有几个联系密切并具有较强论证力度的主体段,那就会增加论证的深度、广度和厚度,颇具层次感,使议论文富有说服力。议论文出彩与否与标题、开头和结尾有关,更与主体段密切相关。作者的议论能力也主要体现在主体段。因此,写好议论文的主体段至关重要。
三、主体段结构:分论点(一句话即可)+阐释句(一两句话阐释一下分论点)+论证句(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分论点)+结句(对论证的内容深化一下)。
这里所说的主体段可以凝缩在在一个语段中,也可以分解为几个小段。这个结构是一般议论语段的基本结构,并不排斥其他语段结构。依据观点和材料的结合,可以有并列结构、对照结构、层进结构和总分结构等结构形式。议论文语段结构也要富于变化,摇曳生姿。目前很多学生议论文中犯的一个普遍毛病是观点材料脱节,看似联想丰富,实则东拉西扯,漫无中心,不会构思,不会将观点材料合理结合是一大原因。不会写主体段更是议论特色不鲜明的重要原因。
对主体段组成部分的阐释:
1、分论点。
(1)将全文的观点分解为几个相互联系的分论点
文章论点一经确定,可以对论点的内涵和外延作一个准确切分,或并列,或递进,逐一论述。分解层次,全方位立体地表述自己的感悟,理性色彩会更浓厚,有时还有一种铺排的效果,对读者的冲击力度很大。
分解方法:由论点关键词引发开来,先准确考虑关键词句的含义、范围、程度和色彩等意味,然后从逻辑角度(是什麽为什么怎样做等方面做远近深浅真伪表里的引申)和联想角度(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自然社会、个人集体种族国家,时间空间、古今中外,正面反面、假设引申等)逐层深入地思考和联想,展开全文的和局部的思路,充分显示作者识见。
有三看值得我们注意:一是看了这面想那面。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考生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的立论有说服力,逻辑思维严密,在看到事物的某一面的同时要想一想事物的另一面,通俗地说,就是看了这面想那面。文章能够写出两面内容,就很不错了。
二是看到表面求实质。写议论文章必然要涉及到一些具体的事实。有不少同学以为在文章中列举的事实越多越好,有了这些事实就有了说服力,其实不然。作者在分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注意将这一件事和周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