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极光》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二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3/27 8:08: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神奇的极光

【学前导引】
极光是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上空发生的一种大气发光现象。关于“极光”这一现象的产生及这一名称的来历,历来众说纷纭。
长期以来,人们谈到“极光”一词的由来,往往归功于法国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加桑迪,因为英国天文学家、数学家哈雷在1716年的一期《哲学学报》上提到加桑迪在1621年观看描述了一次大的极光,并给极光起了名字。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西斯库近年来对“极光”一词的起源作了新的研究,证明这个词最早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发明的。
那么极光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它有哪些特点?本文作者给我们作了形象生动而又科学的说明。

【学习目标】
1.认识极光这一自然现象,培养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和使用描写帮助增强说明效果的写法。
3.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基础知识精讲】
·背景资料
关于极光
极光(aurora)是常常出现于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大气中的彩色发光现象,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极光是来自太阳活动区的带电高能粒子(可达10千电子状)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由于地磁场的作用,这些高能粒子转向极区,故极光常见于高磁纬地区。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在地磁纬度45°~60°之间的区域称为弱极光区,地磁纬度低于45°的区域称为微极光区。极光的下边界的高度,离地面不到100公里,极大发光处的高度为110公里左右,正常的最高边界为300公里左右,在极端情况下可达1000公里以上。根据近些年来关于极光分布情况的研究,极光区的形状不是以地磁极为中心的圆环形,而是更像卵形。极光的光谱线范围约为3100~6700埃。其中最重要的谱线是5577埃的原子氧绿线称极光绿线。极光的出现同磁暴、地冕、太阳风和宇宙线有关,因而也同太阳活动有关。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就开始观测极光,此后有丰富的极光记录。
·字词储备
俯瞰(kàn):从高处往下看。
硕大无比:形容无比的大。
晨曦(xī):早晨的日光。
一瞥(piē):一眼看到的概况;比喻极短的时间。本文用的是前一个义项。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般写作“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叹为观止:赞美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也作“叹观止矣”。
遁(dùn)辞:因为理屈词穷而故意避开正题的话。“辞”也作“词”。
秉(bǐnɡ)性:性格。
众说纷纭:形容多种多样的说法,意见纷杂,很不一致。
·课文剖析
1.内容结构梳理
全文按小标题可自然划分为三个部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