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语文高考模拟试题(二)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br>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br>
A.liàng 量刑 量杯 量人为出 质量并重<br>
B.chéng 澄沙 澄碧 江澄如练 澄清事实<br>
C.yīng 应声 应届 应有尽有 点头应允<br>
D.jìn 禁区 禁受 百无禁忌 弱不禁风<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br>
A.坐落 掷地有声 累赘 枉费心机<br>
B.作秀 既往不究 草拟 优柔寡断<br>
C.传诵 心照不宣 策划 迫不及待<br>
D.雷同 郑重其事 耗费 瑕不掩瑜<br>
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r>
①价值最初是在商品交换中 出来的一个经济学概念。<br>
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拿了毕业证并不意味着学习 。<br>
③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 ,而应重在感受和体验。<br>
④没有 过人生的苦辣,又怎能懂得长辈们创业的艰难呢?<br>
A.概括 终止 推敲 体察<br>
B.抽象 中止 推求 体验<br>
C.概括 中止 推敲 体会<br>
D.抽象 终止 推求 体味<br>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br>
A.正视先进国家的先进技术,亦步亦趋,博采众长,为的是发展自己。<br>
B.美国政界在台湾问题上危言耸昕,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br>
C.众志成城,因人成事,中国人民靠自己的力量建立了新中国。<br>
D.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br>
5.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r>
A.为了查寻、搜集当年日本鬼子野蛮残害中国人生命的证据,他踏遍了东北的山川河流,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见证人。<br>
B.知道一大堆的影星、歌星,却不知道科学院的院士,但这能怪孩子们吗?看看我们的媒体每天都在传播些什么吧。<br>
C特异功能是否存在?超自然现象的背后是真理还是谎言?科学,让我们只能作出否定的回答。<br>
D.四年的下海经历,使她尝尽了人世的苦辣酸甜,也培养了她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br>
6.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br>
(1)如今, 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br>
(2)二三月间, 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br>
①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托身于浮宅之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br>
②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br>
③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如毛的细雨无因地由天上洒落着,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br>
④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地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br>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