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节选)
【课前背诵】
原 文: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赏析点拨:这首词写相思之情,叙离恨之苦,是晏殊词的代表作。上片写清晨词人对室内外景物的感受,衬托相思之苦,下片词人清晨走出卧房,登楼远望。秋风萧瑟,主人凄苦,可谓情景交融,有一种耐人咀嚼的滋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尽”字用得传神。王国维曾用此二句比喻“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三种境界中的第一种。
【识记基本知识精选】
一、生字
涔(é):形容雨、汗、血、泪等不断流下或渗出。
谛(dì):仔细。
愕(è):惊讶;发愣。
二、词语
凌辱:欺侮、侮辱。
弥补:把不够的部分填足。
意气:文中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涔涔:形容汗水不断地向下流。
指使:出主意叫别人去做某事。
贤惠:性情善良,对人和蔼,能识大体、明大义。多指妇女。
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
郁热:闷热无比,让人不可忍受。
鼓动:用语言、文字等激发人们的情绪使他们行动起来。
门当户对:指结亲的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
规矩:(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拜望:探望长辈或领导(敬辞)。
昧心:违背良心。
恩怨:恩惠和仇恨。多偏指后者。
痛不欲生:形容悲痛到了极点,不愿再活下去了。
见地:见解。
【基础知识必备】
一、课文导读
(一)学习目标
1.积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了解曹禺及其创作情况。
2.掌握戏剧的一般特点;揣摩重要的对话及潜台词的深刻含义。
3.通过剧情发展及人物台词,理清戏剧情节,抓住主要冲突,进而把握主题;通过默读、分角色朗读及表演,欣赏人物台词的个性化、动作性特点。
4.认识封建资本家周朴园的自私、虚伪、狠毒、奸诈的本质;认识鲁侍萍、鲁大海等下层百姓的善良正直、刚强自尊、立场坚定的优秀品质。
(二)作家作品与时代背景
作家作品: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字小石。中国现当代剧作家。生于天津一个官僚家庭,祖籍湖北省潜江市。1922年入南开中学,加入“南开新剧团”。1925年开始演戏。1928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1930年转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此间,广泛涉猎戏剧作品,为其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33年大学行将毕业时,写出震惊文坛的处女作《雷雨》,经巴金推荐,在《文学季刊》上发表。1935年夏,又创作出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两部作品的问世,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他曾任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中国文联主席等。曹禺擅长以现实主义的笔触,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紧张、尖锐的戏剧冲突。戏剧氛围浓重,语言富有诗意。有些作品被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外上演。其代表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雷雨》四幕话剧,作于1933年。是曹禺的第一部剧本,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煤矿公司董事长周朴园出身封建世家,曾留学德国。三十年前作少爷的时候,为迎娶一位富家小姐,遗弃了为他生下两个儿子的婢女梅侍萍。长子周萍留在周家,而侍萍怀抱次子大海,投河遇救,后嫁与鲁贵,生下女儿四凤。周家后来从无锡迁居北方某大城市,周朴园又娶繁漪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