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960个字。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案
设计:老骥伏枥【学习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4)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学法指导】
(1)文章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
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作者在说理,在鼓动人民大众;
(2)又在抒情,抒发豪情壮志。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值得反复品味。
【学习过程】自主预习案
1、下列词有四个错别字,请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逼侠()骑岖()阻仰()回环屈折()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其经历亦复如是固是高高兴兴地往前走奇绝壮绝的境界老于旅途的人
以成其浊流滚滚魄势阻抑
3.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课内探究案
一.精心导入
播放《国歌》的音乐,同学们,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非常熟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首歌正如歌词中所说的那样,是在“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创作的。她如战鼓震撼了中国人的心,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保卫和建设自己的家园,克服重重困难,执着向前。伟大的革命家李大钊曾在20年代,也是在我国处在艰难的时候,创作了一篇震撼人心的文章,她同样也激励着中国人努力冲破一切困难,奋勇向前。
二、合作探究:
(一)读一读
a:下面一个人读一段,请五个学生读。
b:四人小组讨论,哪个同学读的表达出了作者的感情,3分钟后,派代表发言。
c:分部朗读:男、女个一名担任领读,读第一段。第二段由全体女同学朗读。男同学读第三段。第四段男女生轮读。第五段由领读来读首句,后几句由男女生齐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