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施耐庵
甘肃永昌一中 李桂林
[教学目的]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景物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到奋起抗争的思想性格转变过程。
2.鉴赏“风雪”、“山神庙”的景物描写,以及关键的人物、细节安排,领会其对推动情节渲染气氛、刻思形象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从情节线索走向看人物性格发展。
[教学设想]
1.这篇课文虽然是节选,但故事情节曲折生动,而且又是单线结构,会引起学生的阅读心情,教学中不必面面俱到,把重点放在林冲这个人物性格的评析上。让学生正确理解林冲这一形象所暗示的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现实。
2.本课中有一些古代白话词语,,是当时特有的汉语词汇。这些词语,既不同于文言词语,也有别于现代汉语。要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主要是参照上下文,才能理解其含义。比较特别的,课本已经作了注释,主要是讲清他们同现代汉语在词义和用法上的不同之处。
3.激发学生赏读名著的兴趣,从而找到某些读书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以培养学生理解、概括和欣赏能力为主,广泛展开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以声像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掌握学习小说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时数] 3教时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 一 教 时
教学要点
1. 解题
2. 熟悉故事情节
3.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毛泽东说,从秦朝的陈胜、吴广,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正因为中国有这样的历史,才产生了《水浒》这样的小说。《水浒》被成之为中国农民革命战争的史诗。
二.作者和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施耐庵,生于1296年,卒于1370年,元末明初人。曾考中进士,作过两年官,后来弃官回乡闲居,从事写作。《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