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ppt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河大版 / 初中课件 / 九年级下册课件
  • 文件类型: ppt, doc
  • 资源大小: 35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5 16:56: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共17张。有教案,约5510个字。

  《爱因斯坦与艺术》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抓文本的关键句的方法提高学生理清结构归纳主旨的阅读能力;
  2.使学生懂得记叙和议论等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对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
  3.借助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培养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 初步体会到——造就一个杰出的科学家需要有广阔而深邃的文化背景这一主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体会和学习作者旁征博引,融叙述和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色。
  难点:1.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科学与艺术是相通的道理。
  2.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思考科学与哲学的关系。(这个问题较难,视学生的具体可接受性加以分析、处理、落实,不必强求。)
  【教学设想】
  1、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音乐家科学家的资料介绍,借助教学幻灯适当介绍爱因斯坦的杰出成就。
  2、这是一篇富于科学、哲学、人文气息的文字,在教学当中,我认为暂时还不宜与学生讨论得过深——目前的广大学生具备较为完备的人文底蕴和气质的还不是很多,从身心角度看,应该还较为关注名人“轶事”;那么,从实际出发,文章是如何来描述这一大批名人“轶事”的?传递给学生的又是些怎样的信息?等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高尚的审美情趣、远大的报国之志……眼下学习此类文本的重中之重,当从文本出发,把握文本的基本特点是上策。
  3、课前预习课文,初步熟悉文本内容。
  课前通过学生自主活动完成有关爱因斯坦及其文中有关科学家的资料介绍,课上采用展示、独立思考、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等方式,使学生学会抓关键句理思路,归纳主旨。从而落实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课下推荐阅读相关资料拓展阅读。
  【教学准备】
  课前自主分组活动:(提前一周布置)
  1、 查找有关爱因斯坦科学上的成就,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2、 查找关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相关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播放文中提到的音乐。
  3、 查找文本中涉及的相关的几位科学家的材料并制作简单PPT课件。
  4、 印发关于作者的资料《我是北大留级生》和写作背景。
  课后,教师推荐阅读材料(可印发)《科学是美丽的》、《两条相交的平行线》、《科学时代创造科学美》,推荐材料《自然笔记》《基因畅想》、《关上月亮之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学生展示:1、有关爱因斯坦科学上的成就;
  2、对文本中介绍的几位音乐家和科学家的情况了解;
  3、介绍作者,协作背景。(以上用ppt展示)
  导语:科学是美丽的,艺术也是美丽的。然而,人们更习惯于将这两种美丽置于界限分明的美的两端,就像阳刚之于阴柔、豪放之于婉约……从理论上说,它们确实属于两个范畴。一个以物为尺度,一个以人为中心;一个追求真实,一个追求美好;一个理性至上,一个感性为尊……然而,就是这么不一样的两种美在同一个人身上却发出了炫目的光芒,他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爱因斯坦!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