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江南》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四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8 22:41: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1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哀江南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桃花扇》的剧情梗概及其写作主旨。诵读、赏析曲词,体会其中表达的真挚、强烈的思想感情。
2.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剧中人苏昆生、柳敬亭等反对权奸、关心国事、不做顺民的正义感和民族气节,培养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感情。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语言浅易,内容也不难理解,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鉴赏提示和注释自读,教师可对作者、全剧剧情及传奇知识略作介绍。
让学生通过诵读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
鉴赏课文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先铺写景物后直抒胸臆的写法及其表达效果。
鉴赏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了解尾声一曲多用对偶、排比的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可通过分别鉴赏第一、第四支曲子和第七支曲子(或从第二、第三支曲子中再选一支曲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赏读曲词,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分析抒情的表现手法是学习的重点,最后一支曲子[离亭宴带歇拍煞]的赏读分析是教学难点。
  二、解决办法
  1.反复诵读。
2.师生合作,揣摩研讨。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在课内与课外反复诵读课文,并结合重点曲子、重点语句进行课堂讨论。
  2.有条件的学生可课外阅读《桃花扇》全剧,或观看影片《桃花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桃花扇》是明清传奇的优秀剧目,被列入“中国十大古典悲剧”。《桃花扇》剧情(见参考资料)。
《哀江南》的是传奇《桃花扇》结尾的一套北曲。这套曲子,通过教曲师傅苏昆生在南明灭亡后重游南京所见的凄凉景象,话兴亡之感,抒亡国之痛,表达了强烈的故国哀思。(参看注释①)
二、诵读、感知
1.对照注释,查找字典,疏通文字。
2.反复诵读七支曲词,在熟读的基础上概括七支曲词的内容。七支曲子可依次概括为: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吊明孝陵、吊明故宫、吊秦淮河、吊长桥、吊旧院、总吊南京并点明主旨。
3.七支曲子可以分为3个层次:
第一支曲子,是引子,写苏昆生重到南京所见的战后郊外的凄凉景象,为全文定下沉郁、悲怆的基调。
第二支曲子至第六支曲子,写苏昆生凭吊昔日国都的各处地方,重点写明孝陵、明故宫的残败和秦淮一带(包括长板桥和旧院)的冷落。通过对比,突出地表现了南明兴亡的历史变迁,寄寓了无限怀念故国的哀思。
第七支曲子是尾声,写苏昆生总吊南京,慨叹南京今昔景象的变化,痛悼南明的灭亡,唱出强烈的亡国哀痛。结尾“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点明全篇主旨。
4.精读中间的五支曲子,依据作者的描述,概括五处景物现在和以前的特点,如“吊秦淮河”一节。现在秦淮河是黯淡、萧条,以前是华艳、热闹。“吊旧院”一节,现在旧院是荒芜粗俗,以前是清静优雅。
5.画出各曲词中的形容词、动词,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与生动。如“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一个“抛”字,写出随意与凌乱:一个“罩”字,使人想见枯枝败叶的密集程度。
三、讨论、交流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

推荐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