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毅 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唐传奇的特点,培养阅读浅易文言的能力。
2.梳理课文情节线索,把握柳毅、龙女、钱塘君的不同性格特点,欣赏艺术手法。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能恰当地评价中华传统道德中行侠仗义、惩恶救难品格的积极意义,并了解缺少恋爱婚姻的自由,是造成封建社会青年男女尤其是广大妇女家庭婚姻悲剧的根本原因。
●教学设想
本文为自读课文,自读过程中一定要紧扣它既是文言文,生词难句较多,又是文学作品这两个特点。自读过程可分四步:通读课文,基本上扫清文字障碍;划分结构,掌握情节;赏析情节安排,分析人物形象;准确理解文章主题。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把握课文情节线索,分析柳毅等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了解唐传奇的艺术特色,是学习的重点,认识柳毅、龙女形象对于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意义,是学习的难点。
二、解决办法
对于学习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和分析来落实;对于课文的难点,可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熟悉的其他中外文学作品,经过课堂讨论来解决。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诵读课文及对课文词语的质疑问难(可生生互问、师生互问)。
2.课文情节及人物性格的讨论。
3.关于作品主题及人物形象的典型意义的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借助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
生字:
毁黜(chù) 龁(hé) 殚(dān)言 涘(sì) 怛(dá) 瞽(gǔ) 罹(lí) 哀咤(zhà) 坼(chè) 鬣(liè) 掣(chè) 霰(xiàn) 铛(dāng) 彀(hú) 擘(bò) 蹶(jué) 撝(huī)退 宥(yòu)其失 愧惕(tì)
通假字:
亡——无(俱亡所见) 飨——享(飨德怀恩)
已——以(从此已去)
重点实词:
疾逸(奔跑) 翔(止)立 楚(哀婉、凄楚)而谢(拒绝)
乐逸(放纵) 致(以致)负诚托 又乖(违背)恳愿
因(跟随)而随之 语竟(结束)
双音词:
舅姑(公婆) 歔欷(xūxī,哀叹抽泣) 信耗(书信、消息)
尺书(书信) 神祇(qí,神灵)
缱绻(qiǎnquǎn,缠绵深厚的情意)
词类活用:
名词做状语:日以厌薄 东望愁泣 景从云合
名词做动词:客于泾阳 风鬟雨鬓
意动用法:毅怪视之 而能急之
使动用法:夫乃止毅
重点虚词:
迨(等到,及,介词)诉频切 或(或许,副词)以尺书寄托侍者
宁(怎么,副词)可致意耶 宁(岂,何,副词)止不避
脱(如果,连词)获回耗
知其(她,龙女,代词)冤而宥其(他,钱塘君)失
见(被,表被动,助词)辱问于长者
贵客将(方,刚,副词)自何所至也?
二、导入
传奇,相当于现代的短篇小说,它原是唐代裴铡所作的一部专集的名称,后来人们因为这种作品和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不同,就其内容、结构、文辞来看,都有了新的发展,于是把唐人的一切小说统称为“传奇”(注意:唐宋传奇是小说,明清传奇是戏剧,两者不同)。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唐代传奇,都收辑在宋代李仿等奉诏编辑的《太平广记》里。鲁迅校录的《唐宋传奇集》也本于此。
《柳毅传》末尾记载柳毅表弟薛嘏在玄宗开元末年碰见柳毅,隔了四纪(一纪为十二年),薛嘏亦不知所在。据以推算本作品正产生于唐德宗时代。中唐是唐传奇最繁荣滋长的时期。因为随着商业繁荣、都市经济发达,在随之兴起的市民阶层中,出现了大批新兴的知识分子,他们接触的社会面广,敢于正视现实,摄取民间故事和传说作为传奇创作的题材,借以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本篇即取材于我国民间一向流行的神话——龙王发怒,雷雨成灾;篇中所写的钱塘君发怒,龙女牧羊,就是根据民间的传说。
非人间性的神话和人间性的现实结合在一起。作者以柳毅为龙女传书这一神话故事为题材,虽然不免“作意好奇”,似乎荒诞不经,但借以控诉了封建社会迫害妇女的罪行,赞扬了柳毅见义勇为、救人于危难的品质,这种“结合”给读者的感觉是,一则惊奇有趣,二则寓意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