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2013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有27道题,约5940个字。
2012—2013学年度洛江区中片区期中联考初三年段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语言的积累和运用(35分)
1、按要求默写:(10分)
(1)《使到塞上》中被喻为千古名句的是: ,______________。
(2) 《泊秦淮》一诗中,诗人借斥责“商女”,直指那些身负天下安危,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的是,。
(3)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
___ ___,____ __。
(4) 《浣溪沙》中被称为“天然奇偶”的是,。
(5)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亲近传统文化。让我们走近陶渊明、去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与和谐;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的执著与奉献。
2、“1、2、3、5、8、13、21、34、┄┄”这是数学中有趣的斐波那契级数。用简要的语言说明这些数的规律。(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划线字注音,在空白处填上词语(2分)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性着西北风。
4、对对联。(2分)
上联:烟锁池塘柳下联:
5、依照句式,在横线上仿写一句话。(2分)
即使道路坎坷不平,车轮也要前进;即使江河波涛汹涌,船只也要航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6、课文理解( 9分) (共十格,一格一分,满分9分)
(1)解释词语的意思。造次:熠熠:
(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状元宰相的文章指:
(3)《囚绿记》中作者是按照赏绿、、放绿、来构思文章的。
(4)《一厘米》是围绕而展开的。
(5)《吴汉何尝杀妻》的中心论点是:
(6)出自《秋水》的成语:(写一个就行)
(7)《捕蛇者说》的主旨句是:
(8)“差半车麦秸”的意思:
7、探究性学习:写2个神话故事(2分):、
8、(4分)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9、(2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
主人公是在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部分阅读(5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0、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平险()惩山北之塞()
以残年余力()其妻献疑曰()
11、用现代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何苦而不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本文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现人物性格?(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