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转变
肖家中学 何秀田
我国的基础教育对于培养大量基础人才,发展我国基础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新、尖等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显得过时了。我国基础教育学科体系,违背了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些都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种种弊端,这也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已势在必行。因此,国家重新编写教材、以及审查教材的《课程标准》就理所当然了。
融合思想性、综合型、实践性、人文性的新课程标准正是符合当前学生实际、社会发展实际应运而生的。
现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对此,我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课程标准的变革必然引起教法的转变,而教法的转变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作为一名现代教师要学会用全新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
(1)观念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
4、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只有学生们满意的那种教学方式,才是正确的。”“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内在禀赋和潜能的显露和发展”这些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对我们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教育观念的转变要落实到点点滴滴的教育行为上面,这就要求教师要“五官端正”,即端正人才观、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观念,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的老祖宗孔子所说的“因材施教”真可谓颠扑不破的真理!教学要有很强的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我们的教学不是用机器制造产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