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专题素材:论据汇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中学作文 / 作文素材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4/11 23:30:0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2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一、外国部分
※英国诗人及剧作家莎士比亚年轻时从乡下来到伦敦,在一家戏园子当看马的马夫。他在工作之余,认真注意和揣摩舞台上的一切,为他以后的剧本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英国小说家狄更斯年轻时常在伦敦的街头闲逛,与各类穷苦的人们攀谈,或倾听他们的心声;有时还深入监狱,与罪犯聊天。这座社会大学,使得他日后成为一位伟大的小说家。
法国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初学写作时,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先让他到外面观察生活一年,并把所看到的记录下来。莫泊桑由此养成了认真观察生活,勤奋写作好习惯,十年之间,写了十六部短篇小说集,六部长篇小说,三部游记。
俄国作家契诃夫为了使得作品更真实,更能反映生活,他放弃莫斯科的生活环境,搬到农村去住,甚至到了犯人流放的萨哈林岛上去。所以,他的作品充满生活气息。
 无论作家或艺术家,首先应该学会关注生活观察生活。很难想象,一个对生活麻木不仁的人,能够写出生动的文字来。有些学生常常发出叹息,面对作文本脑子一片空白。上面几位,都是文学巨匠,如果要问他们成功的秘诀,其中,肯定就有这么一条:认真观察你身边的人和事。如果你完全没有做到这一条,你脑子的空白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在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房间里,到处都挂着一串串的小纸片,那是他随时想到而记下的见闻和感受。每次外出,他的衣袋里也装着许多小纸片,随时记下有用的素材。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有一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不论是散步喝茶,还是会客游玩,他都会不时拿出来,记下一点什么。长达一千五百页的《战争与和平》写成后,他回忆说:“我这本历史小说中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有根据的,都不是虚构的。”
托尔斯泰从19岁开始,就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一共写了51年,一直坚持到他逝世的前四天。他的有些小说,如《昨天的故事》等,就完全是从日记里脱胎出来的。


二、中国现当代部分
Θ抗战时期,闻一多在西南联大任教授,生活非常困难。象他这样的名教授,生活要好一点很容易,可以用他的专业知识发点国难财,但闻一多对此不屑一顾。他家7口人住在城郊的简陋的农舍里,朋友们看了心中难受,但闻一多不以为然,高吟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并说:“教了好多年杜甫的诗,只有亲身体现了之后,才更能领会到杜甫的心情和胸怀。”
 中国的老一辈的知识分子,大多是最可尊敬的人。他们安贫乐道,以天下为己任,看看闻一多,身住茅屋,并不感到悲哀,而是以杜甫为榜样,实在可敬。中国的知识分子,你只要看得起他,尊重他,信任他,让他有施展才华的环境,他就会努力工作而不大会计较报酬。

 Θ1948年夏,朱自清贫病交加。某天,吴晗拿着一张纸来到朱自清的家,叫他签名,那张纸是写着“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吴晗看到他的情况,便凑过来说:“这次你……”但朱自清只看了一眼,即那起笔,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领取这种侮辱性的施舍。”他当即签了名。就在这一年,

三、中国古代部分
® 晏殊为北宋词人。七岁时即获神童之名,后经人举荐,破格与其他进士一道参加宋真宗主持的殿试。题出后,晏殊一看就报告说:“这道题我十天前做过,请另拟。”真宗见其诚实而多才,乃赐同进士出身。后宫中需请一位太子的教师,真宗想用晏殊,但吏部官员认为他资历浅。真宗说:“听说馆阁臣僚们游山玩水,吃喝饮宴,唯晏殊闭门读书,处事谨慎,不是很适合教育太子吗?”晏殊知道后便如实回答:“不是我不想干那些事,是没钱,有了钱我也会干的。”真宗听后,更加赏识他的诚实。
晏殊为北宋词人,不少人也会知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乃是他写的名句。但是,不一定许多人会知道,他又是一位非常诚实的人。晏殊的可贵,还在于他能保持的诚实美德。看那晏殊,得到真宗的赞叹,本应窃笑暗喜,准备走马上任。然而,他却“不打自招”,“自毁前程”,令人诧异,却又不得不拍案叫绝。

晏殊这两则事例,人们还会用做主题是“诚实”的作文的论据,但在内心里会不会赞同,行动上会不会效仿,这就难说了。
®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年轻时,由于家贫,上不起学,他就一个人跑到一间僧舍中去读书。他每天晚上,用糙米煮好一盘稀粥,等第二天粥凝冻后,就用刀划成四块,每天早晚各取两块来吃;没有菜,就用盐腌点野菜茎作为副食。一天,一位同学来看他,见到他的情景,回家告诉当南京留守的父亲,他父母即命人给范仲淹送去酒肉。过了几天,那同学再去看他,见到那些酒肉原封不动放着,已经发霉变味了。同学问其故,范仲淹说:“我并不是不感谢令尊的厚意,只是我平时吃稀饭已成习惯,不觉得苦;现在如果贪图吃喝,一生中如何能再吃苦呢?”同学听罢,更由衷敬佩。
自有科举以来,古人就得靠读书赶考,求得金榜题名,谋取一官半职。对于穷书生来说,十载寒窗也就难免的了。北宋的范仲淹也是走这条道路,不同的是,他显得更有骨气,更有志向,人生的目标也更为明确。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