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案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约3610字。 - 第2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知识目标:①中共八大制定的主要任务。②1958年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④探索建议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就。⑤王进喜等先进模范人物。
 能力目标:通过“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重大失误的学习,培养同学们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中共八大的模拟时空,让同学们走进历史情景,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②充分利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建设成就和先进模范人物,使同学们在课堂中学会归纳总结知识点,加深同学们的感性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使同学们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②经过党和人民的努力,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王进喜等人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二、教学重难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结束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在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人民在国内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那么,社会主义建设是怎样展开的?在建设过程中,我国人民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哪些失误?对当时的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党又是如何领导人民渡过难关的?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
 <一>中共八大的召开——良好开端
 师:三大改造完成之后,我国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指明方向,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以前我们也学习过会议,一般情况下我们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学习会议呢?
 生:时间 背景 内容 意义
 师:.20世纪50年代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如何?
 生:五十年代中期,国际形势也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关系中缓和趋向的出现以及世界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中国刚刚起步的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生:国内形势的变化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应该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阶段。全党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是随着革命战争结束而开始的。
 师:中共八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生:1956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师: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八大作出的决策?
 生:八大的召开,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师: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初步建立起来,但是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这是党面临的全新课题。党的八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师:八大的决策符合中国的国情,解决了当时的主要矛盾,把发展经济放在了首位。所以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