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训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试卷 / 九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5/8 15:16:4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3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160个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训练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5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选自《史记》)
  1、用“/”给下面句子划出朗读节奏。
  舜发于畎亩之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含义。
  ①曾益其所不能(        )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          )
  ③吴既赦越()      ④与百姓同其劳(           )
  3、翻译下列句子。
  女忘会稽之耻邪?
  翻译:
  4、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
  的道理,文中的中心论点是乙文故事可以用成语来概括其主要内容。成语是:
  5、品读甲乙两文,谈谈忧患意识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恒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4.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