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教学设计5
- 资源简介:
约3790字。
《师说》教学设计
合肥三十中 程立鑫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通过翻译课文,掌握、积累文言实虚词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2、 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论证结构,学习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体思路,引导学生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1、 学习课文第二段,学习并掌握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2、 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反对比论证。
【教材分析】
《师说》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所选文章均为唐代散文,在单元说明中编者就指出,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提倡质朴的文风,注重反映真实的社会人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师说》正是韩愈反对骈文浮靡文风的创作实践的代表之作。本文的文言现象比较典型,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而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和高一上学期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文言阅读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待突破。通过学案的自主完成,课前文言的大部分问题学生可自主解决,课上着重落实文言难点使学生的文言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文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课标依据】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的障碍……重在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当白话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交际时的主要手段后,虽然我们一直致力于对祖国古典优秀文化和文明的传承教育,但我们也得面对现实,不少人在对文言古文的理解上存在了不小的障碍,更遑论对其精神内涵的感受与体悟。我们也一直在强调,文言文的教学应强化对文言知识的学习,扫清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字词、句式等障碍,在学生读通文言文的基础上来升华品味。但我认为,单纯地从字词、结构等层面上教学文言文,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真正目的。
那么,如何将文言文的教学从“文本翻译”的浅层面深入到“文本品味”的骨髓里呢?笔者认为“诵读通情”是一条非常可行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