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小题,约11400字。
湖北省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题材 踩水 别出心裁 豺狼当道
B.蓓蕾 傀儡 罪行累累 自吹自擂
C.囹圄 伶俜 高屋建瓴 琳琅满目
D.扉页 绯闻 雨雪霏霏 蜚短流长
1.D(都读fēi;A.cái/ cǎi /cái / chái;B.lěi / lěi / lěi / léi。C.líng/ líng / líng / lí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疏朗 流敝 嘉言懿行 筋疲力尽
B.杜撰 暮霭 臭名昭著 群贤毕至
C.付梓 嬉闹 孽根祸胎 繁文缛节
D.谍血 肄业 砥砺德行 星辉斑斓
2.B(A.敝—弊;C.褥—缛;D.谍—喋。)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人类文化具有无与伦比的宽容与包含性,正像中国古代所倡导的“不以人废言”一样,我们在阅读培根的时候,大可不必因为他的为人而放弃他的作品。
B.对于贫弱者,执政者有义务对其给予关爱,这种主张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是没有的,而在我们的儒家经典中却比比皆是。
C.现代社会,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出名,总是做出一些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为自己的出名摇旗呐喊,唯恐不能吸引众人的眼球。
D.中国小说史上有很多“续书”,质量有好有坏,评论有褒有贬,但几乎没有一部续书的艺术质量可以与原书媲美,这是不容置疑的。
3.C(C.摇旗呐喊:比喻为别人助长声势。此处对象错误,不合语境。A.不以人废言: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B.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D.不容置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九月之后在开发商为回笼资金而造成的纷纷降价的局面下,博全集团推出一系列措施,保持了在楼盘销售方面的优势。
B.网络沟通互动模式正冲击着传统的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心理学家将因为媒体社交的过度使用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疏远定义为“在线社交疏离症”。
C.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大到国际事务的争辩,小到生活中买卖物品时的讨价还价,甚至是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都会涉及。
D.解决猎杀野生动物事件频发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严格执法,地方政府要督促环保、林业、公安等部门对进山人员的监管力度。
4.B( A.结构混乱。“面对……局面”与“在……下”两种句式杂糅,应删去“在”和“下”。
C.不合逻辑。递进关系应为“小到工作中出现分歧时的争执,甚至是生活中买卖物品时的讨价
还价,都会涉及”。D.成分残缺。在“部门”后应增加谓语动词“加大”。)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与唐诗、宋词并称的是元曲,元曲又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的结构是四折一楔子,杂剧的音乐有宫调和曲牌之分,杂剧的语言为科、唱、白,杂剧的人物角色为末、旦、净、丑。
B.《雷雨》第二幕呈现了周朴园与侍萍的相认、父与子的冲突,而将周鲁昔日的婚恋纠葛通过对话逐步透露出,这使故事的时间、地点高度集中,矛盾冲突更紧张,戏剧效果更强。
C.有的小说以思想为目的,这类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自觉的;有的小说以故事为目的,这类小说在表现主题时是不自觉的。高尔基的《丹柯》就属于后者。
D.《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体小说之一。作者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5.C(《丹柯》充满哲理,属“以思想为目的”类的小说。)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底蕴
袁济喜
①中国传统美学的生生不息,是因为其中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它以人为中心,将人与自然,人与审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因此,研究传统美学,就不能不研究它与人文的内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