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省模拟及答题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 资源简介:
共48题,约12570字。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省模拟及答题适应性考试
文 科 综 合 试 卷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为。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7至14页,全卷共14页。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卷指定位置,认真核对与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信息是否一致,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上的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或答题卷指定区域外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
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卷收回,考生自己保管好试题卷,评讲时带来。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恩施大峡谷,是清江大峡谷的一部分,峡谷全长108公里,总面积300多平方千米,峡谷里几乎能找到喀斯特地貌的各种形态。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 恩施大峡谷的岩石类型属于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有关恩施大峡谷的形成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 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水平挤压----流水侵蚀 B. 海陆变迁----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C. 地壳水平挤压---地壳上升----断裂下陷 D. 地壳断裂下陷---流水侵蚀
3. 恩施大峡谷的合理开发与保护过程中,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段是
A. RS和GPS B. GIS 和GPRS C. GPS和GIS D. RS、GPS和GIS
读某区域主要经济区域分布图。回答4-6题
4. 该区域的主要农业区与城市分布在南部地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交通 B. 气候 C. 水源 D. 资源
5. 下列有关甲、乙两农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低,适合发展乳畜业
B. 甲农业区气温相对于乙农业区要高、且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C. 乙地区城市众多,适合发展花卉种植业
D. 甲农业区旱涝灾害频发
6. 有关A、B两工业城市工业发展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 A城市主要发展造纸业、B城市主要发展炼铝业
B. A城市主要发展劳动力导向型工业、B城市主要发展技术导向型工业
C. A城市海运便利,有助于发展原料导向型工业
D. B城市位于湖泊附近,水源充足有助于煤炭工业的发展
雾霾天气,造成城市里大面积低能见度的情况。在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大的时候,形成的是雾;在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下降的时候,逐渐转化成霾。这种现象既有气象原因,也有污染排放原因。读某城市一天中PM2.5变化图,回答7-9题。
7. 下列有关上图中PM2.5出现两个峰值的主要原因最合理的是
A. 工业活动造成的污染 B. 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
C. 城市外围的秸秆燃烧 D.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扬尘
8. 下列近地面天气系统中,有利雾霾天气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9. 下列有关雾霾天气控制下的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的昼夜温差变大 B. 清晨市中心的能见度比郊区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