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1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6/20 11:45:4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90字。

  木兰诗
  一、导入:
  对联方式导入。
  大家所知道的这个人物的原型来自于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一首民歌《木兰诗》中木兰的形象。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首诗歌。
  二、新授
  1、诗歌的学习需要朗读,这是一首民歌读来朗朗上口,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自由地放生朗读诗歌,尽可能地读通、读顺。
  2、读完之后,哪一位同学能够告诉我们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替父从军——征战沙场——载誉归来
  看来木兰的一生是起伏多变的,那么诗歌中哪一句写到了迈出人生转折的第一步呢?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板书:愿。
  3、请一位女生来读一下,你读得很流利,也很轻松,请问大家木兰在发出这个愿望,做出这个决定是不是也很轻松呢?不是,那她是在一种怎样的境况之中做出决定呢?请大家品读诗歌相关的词语,能否用一个词概括出木兰做决定时的境遇。
  *木兰身处一种纠结、矛盾、忧愁的境况之中:父亲年迈——战事紧张;阿爷无大儿——自己为女儿身。木兰有没有逃避?所以,她为了家人,为了战火不再蔓延的心愿,迈出了人生勇敢的一步。板书:勇敢。
  ○如果我们用朗读的方式再现木兰的这种由忧愁到坚决的心理变化,大家觉得前后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呢?忧愁:缓慢、低沉;坚决:慷慨、有力,既然是变化中间还应该有一处停顿。老师想再请刚刚那位女同学,你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一下木兰前后心理变化的语句,老师给你起一头,“唧唧复唧唧”。
  4、在你的朗读声中,木兰走向了未知的沙场,替父从军,这对于木兰来说是不是一件轻易就能完成的事情呢?不是。那前面等待她的将会有怎样的困难呢?
  【老师请大家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时间3分钟。】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打仗什么都要自己准备。这对于一个女子来说真的不容易。
  (2)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爷娘唤女声木兰在家时常会听到,当她暮宿黄河边,燕山脚下的时候,除了想到爷娘唤女声,还会想到家乡的什么呢?自己的姐姐、弟弟,家乡的伙伴,织布机,门口的柳树……。
  是啊,听不到这温暖的声音,触摸不到这熟悉的生活画面,这对一个女子来说要饱尝多少的思念之苦啊!
  ○我们能通过朗读的方式来表现木兰的思念之苦吗?诗歌中两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