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课堂实录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五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6/25 8:17:0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4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070字。

  《渔父》课堂实录
    该课例荣获全国中语会第八届“商务印书馆•语文报杯”中青年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
  【课堂实录】
    一、课前激发,确立课题
    师:很高兴和屯溪的同学一起探讨交流。大家都知道孙悟空,但不一定关注过他的听课状态。《西游记》第二回有记载说,孙悟空听讲的时候,是“抓耳挠腮,眉花眼笑”。看到此种状况,祖师就问他为何如此。悟空答曰:“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我很希望同学们能够像孙悟空一般听讲,悟空没有像他的同学那般老老实实,因为老老实实是通往平庸的宽广坦途。其实,课堂就是师生所过的一场精神生活。“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师生之间,能够用精神的华彩将彼此照亮,就是好课!
    (学生做课堂的真正主体,此种状态不仅仅只是学生的一种语文课堂状态,还应该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生命状态。此种精神的树立,着实不易,是教师一节课一节课逐渐呼唤出来的。语文课堂,打开并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是最佳的“教艺”。学生听后,眼睛中闪现出光芒。这也是学生的“动”。)
    师:课题《渔父》,大家都看到了。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想和老师交流什么问题呢?
    (学生沉思片刻,有人举手。)
    生:我很想了解屈原和渔父各自代表怎样的人生道路,我们该进行怎样的选择。
    生:我想了解楚辞的主要特点。
    师:两个同学讲得都很好,还有同学有其他想法吗?大家赞成研讨这两个问题就鼓掌通过,反对,就拍拍桌子。(没有学生拍桌子)好,那我们今天就探讨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主,兼顾第二个问题。还需注意的是,《渔父》是一首散文诗,要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感知形象。
    (将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由学生自己确立研讨的内容,是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也是教师游刃有余把握教材的一种体现。品味语言,是语文课得以深入的重要媒介和基础。)
    二、研讨屈原与渔父的第一次对话
    师: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是层进式的。对于层进式的对话,我们该从哪里看起?开头,中间,还是结尾?
    生:从开头。
    (给学生以必要恰切的提示,帮助学生把握研讨的方向与层次。)
    师:那请一位同学读一下原文,看看屈原是以怎样的状态出场的。
    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师:面对屈原如此景况,渔父怎么说的,话语之间是何语气?
    生:“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对屈原好像有取笑的意味。
    师:对屈原有取笑的意味,从文中哪些关键语句体味出来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