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屏”》课堂教学实录
- 资源简介:
约5060字。
《说“屏”》课堂教学实录
一、探究屏之为屏的根本点
师:同学们听说过屏这种家具吗?还记不记得咱们在一篇文言文中曾经读到过屏。《口技》中有几句,“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撤屏视之……”在口技表演中,屏起什么作用?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屏这一形象也是屡屡出现。白居易《长恨歌》里有一句:“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俪开。”古诗词中的屏总是表达作者仕途的坎坷,人生的感怀。我们到屏风大观园去看几幅精美的图片(出示“屏”的图片)。然后你用一个词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精美绝伦。
生:美轮美奂。
生:典雅。
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陈从周先生是怎么说“屏”的。
大家已读过课文了,请思考这个问题:屏之为屏的根本点是什么?
生:……
师:屏之为屏的根本点就是屏有哪些特征。
生:课文后面的研讨题是“作者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而老师这样问,两者有什么区别?
师:课文后面的研讨题不用研讨,大家只是把那些句子找出来而已。而回答“屏之为屏的根本点”,则要你们进行归纳屏作为器物,它的根本性质是什么,由哪些因素规定它就是屏,而不是别的器物。“找”出有关信息和归纳有关信息思维方式不一样。前者是一种对文本的认知,后者是对已经认知了的文本信息的总结。所以,按照课文的问题提问你们都很容易理解,而我变了提问的方式,你们感到有些困惑。
现在,请你们首先从文本中找出“屏”的有关信息。
生:“为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必置一屏——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生:“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在屏后望一下,旧社会男女有别,双方不能见面,只得借助屏风了。”
师:屏字本意就是“遮蔽”和“保护”的意思,其器物的特性就是“障”、“隔”、“蔽”。接下来,我们要探讨的问题是“屏怎么起到这些作用”。
生:文中说屏有“室内、室外”之分。在室外,也就是在“院子或天井中”,置于园内的门口,对院门起“障”、“蔽”的作用。所以人们就不能从门外直接望见院内“厅室”的情况。
师:那么在室内呢?
生:设置在厅里,书中说“小时候,厅上来了客人,就躲在屏后望一下”。
生:还可以设置在床边,因为书中说:“从前女子的房中,一般都要有屏,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