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7/6 22:45: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7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280字。

  《听听那冷雨》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连着几个晴天以后,今天下起了冬雨。在这样的天气里,先让我们欣赏南宋词人蒋捷的词作《虞美人•听雨》(出示PPT)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如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师:同学们能说说你对这首词的理解吗?
  生1:我觉得短短的一首词,作者以“听雨”为线索概括了自己人生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少年,第二阶段是壮年,第三阶段是老年。
  师:听雨的地点和情感有什么变化呢?
  生2:少年是在歌楼上,有点无忧无虑,比较悠闲地听雨;壮年是在客舟中,有点忧愁地听雨;老年是在僧庐下,有无限凄凉之感。
  师:分析得不错,连绵的雨总能让人生出无限的悲戚之情,而当人历经沧桑之后,对雨的感觉更是纤细和多情,当代著名作家余光中先生也不例外。他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生活在异地。他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优美的散文。
  师:作者在文章中除了写到“听雨”外,还写了什么内容?
  生3:写到了嗅雨,观雨。
  师:能说得具体点吗?
  生3:文章第5自然段提到的:“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我觉得,这是承上启下的句子。
  师:余光中先生曾于2003年5月在复旦大学做了题为《中文与英文》的讲座。身为优秀的翻译家,但他对中文的偏爱仍溢于言表,认为“语言是比帝国更长久的东西。(出示ppt)无独有偶,课文第2自然段。还有一段关于“雨”字的议论。这段文字议论了雨的什么?
  生4:作者议论了“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雨部的字“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
  师:这美丽的“霜”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5:我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6:《诗经》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师:能用学过的古诗词来说,很好。关于“雪”呢?
  生7:“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云”字就更多了;还有“霞”呢?
  生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这可是千古名句,这都是雨之形,让我们感觉到雨的形象美。“嗅雨”嗅出了什么味?
  生9:薄荷的香味,土腥气,我想,这就是雨的自然美吧。
  师:你提炼得很好,还有观雨呢?第三段中哪些句子是观雨的?
  生10:一派烟雨迷蒙的景象,体现了雨的朦胧美。
  师:对,这种韵味让作者心生闲意,忘却尘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