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教学设计2
- 资源简介:
约289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阅读课教学设计
迁安市第三初级中学 周宏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提高感悟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细腻的心描写的作用,感受作品灵动优美的语言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海伦•凯勒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作者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积极态度。
重点——提高感悟表达的能力;学习海伦•凯勒乐观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难点——体会细腻的心描写的作用,感受作品灵动优美的语言特色。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的教学以引导学生畅谈阅读感悟为主线,教法上以点拨、引导、激情、师范为主,教师不去占有学生表现、表达的空间,只作一个引领者。
学法——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舞台,本节课将最大限度的让学生个体去展示、交流、表达,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去研读文本,感悟人生。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音频文件《命运交响曲》
2、学生——课下搜集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
【教学环节】
激情导入——作者介绍——内容解读——人物解析——语言鉴赏——感悟交流——拓展延伸——结语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大屏幕顺次展示七幅优美的风景画,然后画面突然变黑)
教师导入语:碧蓝的天空,清新的阳光,辽阔的草原,潺潺的溪流……多么美好的生活,多么惬意的享受!可是,如果这一切都离你远去,你的世界是一片死寂和黑暗,你会如何面对呢?今天我们一起到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学生的心灵的碰撞、灵魂的思索,激发学习兴趣。
二、读名著,说作者
(大屏幕出示海伦•凯勒的画像)
1、说说你所了解的海伦•凯勒(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作者资料介绍,2-3人)
2、教师补充完善:(大屏幕显示)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然而,一个人在无声、无光的世界里,要想与他人进行有声语言的交流几乎不可能,但是,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好学、坚毅、敏察、极高的悟性以及丰富的情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