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案分两个课时,共2360个字。7 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 领会、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母语的重要意义。
2. 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
2. 揣摩文中精彩语段和关键词句的含义。
○授课时数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内容:
反复阅读课文,学习先泛读后精读的阅读的方法;分析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了解其思想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感受人物质朴的爱国之情。
◇导入
提问:香满有很多人英语比普通话讲得好,你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学生回答)
在英国“租借”香港期间,他们对香港实行了殖民统治,要使一个地区的人民忘了他的祖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忘了祖国的语言,因此英国殖民者大力推行英语教学。这样的情形,一百多年前在法国的一个地区也曾上演过。当地的人民是怎样面对这种语言的侵略的呢?让我们走进他们的最后一堂法语课的课堂去看看。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1. 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人物,初步感受课文主题。
2. 漫谈阅读感受。读完后请用“这是……的最后一课”的句式说一下对这一课的总体印象。学生自由发言,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感受以及困惑。学生能讲出自己的感受即可。
◇ 精读课文,理清写作思路,掌握课文内容
带着下列问题,有选择性地精读课文,然后与同桌讨论交流。
1. 这一节课跟从前有什么不同?
2. 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阶段,请理清这篇小说的各个阶段,并说说在各个阶段,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
讨论,集体交流,明确:
1. 引导学生从课前气氛,老师衣着,老师态度,听课人员等方面把这一节课与从前进行比较,体会这一节课异乎寻常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