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教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5/5/13 12:50:00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86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9376字。

第四单元
江苏盐城一中 刘勇华

一、 知识体系构建
篇 名 复 习 目 标
基础积累 能力运用
十六、社戏 1、作者:鲁迅
2、积累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名言警句。
3、体裁:小说 1、理解小说第一人称的写法及作者对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3、学习通过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4、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
十七、安塞腰鼓 1、作者:刘成章
2、积累有关体现舞蹈感染力的名诗句。
3、体裁:散文 1、了解安塞腰鼓这种民间表演艺术形式。
2、学习文中运用排比句式进行场面描写的方法。
3、品味精炼含蓄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十八、竹影 1、作者:丰子恺
2、积累有关赞叹绘画艺术的名诗句。
3、体裁:散文 1、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风格的基本差异。
2、学习课文生动而充满童趣的描写。
3、理解作者对绘画独特的艺术感受。
十九、观舞记 1、作者:冰心
2、积累有关描写舞姿优美的名诗句。
3、体裁:散文 1、了解印度舞蹈艺术,学会借鉴外国的优秀文化。
2、学会用语言文字表现某种其他的艺术形式。
3、学习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二十、口技 1、作者:林嗣环
2、积累有关赞美古代民间艺人精湛技艺的名诗句。
3、体裁:笔记小说 1、掌握文言实词的意思及用法。
2、理解文章摹写声音的层次和方法。
3、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突破
1、《社戏》中所写的“戏”并不好看,可小伙伴们如此热衷于看戏的真实原因又是什么呢?
[明确]对少年儿童来说,对未知事物或新鲜事物的追求与探索远比得到它更有吸引力;小伙伴们更在乎的是在看戏途中彼此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玩耍。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小伙伴们真正感兴趣的不在社戏,而在看戏前后的那种快乐的氛围和感觉。
2、《安塞腰鼓》一文中多次写到“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反复抒写起到什么样的艺术效果?
[明确]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而且使文章富有节律,渲染了气氛,抒发了情感。
3、《竹影》一文中写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你觉得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明确]关于艺术的起源,有一种学说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之中,当然这种“游戏”指的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自由的精神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游戏可以说和这种精神的游戏很相似。了解人类艺术的发生,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儿童的艺术活动具有借鉴作用。孩子们常常在游戏中蕴含着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
4、《观舞记》中为什么写卡拉玛“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