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颂》说课稿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0/18 23:33:3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个字。

  《雷电颂》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郭沫若的《雷电颂》。下面我将从教材和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散文诗,散文诗具有散文的形式美和诗歌的韵律美,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雷电颂》是屈原的长篇独白,是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作者运用象征的表现手法,独特的抒情方式,浪漫的语言风格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的形象。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青春浪漫,喜欢读诗写诗,老师应该把优美的诗篇呈现给他们,引领他们走向诗的国度;《雷电颂》全篇是屈原的内心独白,学生第一次接触这样的课文,对于其独特的抒情方式、象征的表现手法、不凡的语言效果、深沉的思想情感,掌握、领会有一定难度;并且因为学生平时的朗读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念书”,很难真正投入自己真实的感情,无法融入到课文中去感悟人物情感,更难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了。这就需要教师示范朗读,指导朗读。根据以上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二、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象征的表现手法和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
  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③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语言的语气和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走进屈原的精神世界,体验矢志不渝的爱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朗读中理解文章主题和人物情感。
  2.教学难点:各种具体事物的象征意义,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
  四、教法学法
  1、教法说明:教学本课,朗读是最好的教学手段。结合前面的分析,我确定本文的教学课型以朗读课为主,朗读中让学生去感悟真情,释放真情。教学中首先要充分利用优秀的音频朗诵包括教师当场示范朗诵创设情境、营造氛围,一些重点语段对学生及时点拨,教授朗读方法和技巧。尽可能的实施“欣赏教学”、“情境教学”、“讨论教学”。欣赏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欣赏画面美、欣赏语言美、通过欣赏美来感悟美;情境教学的途径:通过课件快速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