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案两个课时,约1893个字。
《骆驼寻宝记》
新兴县实验中学 熊兴望
教学目标:
1、 把握课文的取材与结构上的特点。
2、 理解骆驼形象,并联系生活实际,探究这一形象的现实意义。
3、 理解课文的寓意,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骆驼形象及其现实意义。
难点:对课文寓意的把握及坚持不懈精神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同学们,上学期,我们从课本的童话世界里结识一只认定目标而坚持不懈的乌龟先生,今天,我们再次走入童话世界,来认识一位骆驼先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骆驼寻宝记》中勇敢的骆驼先生,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它的不同寻常之处。
二、 回顾童话概念: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具有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三、 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与释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设疑激趣: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文章的结构如何来划分?
四、 探究、交流
1、 如何来划分文章的结构,分别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10)写各种动物上路寻宝,结果都半途而废,退出寻宝的行列。
第二部分:(11—结束)写骆驼历尽艰苦,最终寻到了宝贝。
2、 本文除了骆驼外,还有哪些动物加入了寻宝行列,在描写这些动物时,哪一些是详写,哪一些是略写?最终它们寻到宝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