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说课稿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1/15 20:55:3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0字。

  《最后一课》说课稿
  各位评委: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最后一课》。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先说教材分析
  《最后一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外国短篇小说。这篇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去爱自己的母语,爱自己的祖国,并学会珍惜眼前的事物。
  虽然这篇文章体裁属于小说,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要求应该不同,解构小说不应要求从小说的三要素来全方位的进行分析,只要基本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掌握人物性格分析的方法,并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挖掘作品的内涵即可。通过阅读小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们团队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为:
  1、品味语言,揣摩人物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2、通过人物形象分析,领悟作品主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为:通过品味语言并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形象。
  二、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语文的实践能力,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课文材料,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所以,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以下方法:朗读法、讨论探究法、勾画圈点法等。以求让学生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三、说教学程序
  先说导入。导入时结合学生课前的预习,直接问学生在阅读时有没有注意到第15自然段“可怜的人”来切入。并试着让学生朗读这一句话。
  这样开门见山式的导入,一方面“可怜的人”是本课所要探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