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篇,近10400字。
二、2004年记叙类高分例文启示
№ 11
他为我摆渡
(湖南卷)
我想他应该是出生在一个绝少浪漫的灰色年代,一个黯淡而不见生动的枯槁岁月。一点摇曳都可以带来许多惊喜与闪光。
大概与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及他的自身阅历有关。他很稳重内敛,他不喜欢我的嚣张我的任性,要我懂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到未雨绸缪。可是他不知道这样做我很累,结果及过程都预测好了,安稳得让我觉得一切都很程序化。
他对我期望很高,给了我一双沉重的翅膀,让我像一只孤独的大雁,疲惫的飞翔。我很努力地学习,可总达不到他想要的成绩。我为他放弃了我本该拥有的激情与活力。
他从不表扬我,即使我拿了稿费获得荣誉证书。有一次我看到席慕蓉的一句话:“青春的无暇与无邪,就在于它的一去而不复返,可遇而不可求。”我意识到我已经背离了青春的道路,背离了我的梦想。
他是教师,总喜欢说一大堆的话来教训我,他告诉我不懂一件事就不要说它没有道理,告诉我无论受多大的委屈都得退一步海阔天空。我没有说我不喜欢这种处世基调,就因为他是我那很辛苦很敬业的父亲,他的话我不想违背。
我记起了一些童年往事。他让我骑在他肩上带我去看马戏,买很多小字本让我一笔一划地练字,灰濛濛的雨天带我去很远的地方爬山。他认为这样可以让我高兴,让我拥有一个可以回忆的童年。可是他从来就不知道我不喜欢看马戏,不喜欢练字爬山,我更希望和小朋友一起自如地嬉戏玩耍。
我很想鼓起勇气对他说,没有他的束缚,我依然可以不改变初衷,没有他的导航,我依然可以不埋葬向往……
可有一天我翻他的抽屉,发现里面放满了我大大小小的照片。我伫立了很久,突然明白我就是他的希望他的梦想,就像去看海是我的梦想一样,我们都在努力的去实践,只是我们都没有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想想。
以前,我总觉得,我们之间有条河,我在这边,他在对岸。
现在,我才知道,对岸的不是他,他是为我摆渡的。只是,我衷心地希望,有一天,他能递一支桨给我,我们一起来掌握方向。
点评:这位考生在“家庭教育”中感受到的是日益加深的父与子的隔膜与矛盾。这是两代人在教育理念、思想方法上的矛盾。父亲对子辈的“期望”和“教训”来自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造成的只能是儿女“激情与活力”的消解,“青春”和“梦想”的丧失:爱的教育因而走向反面。文章于简约委婉的言辞中含有严厉而深沉的批评。然而,面对父与子的矛盾,“我”不是一味地埋怨和指摘,而是寻求理解,寻求改善。文章开头就点明父亲“出生年代”和“自身阅历”,从客观上去理解隔膜形成的缘由,何况父亲的“教训”中深藏着一颗爱心,所以,篇中谈“委屈”,叙“往事”,一路写来,下笔极有分寸;后面写翻开抽屉的发现,不仅加深了对父亲——父爱的理解,更引发出自我反思;于是,文章的思想内涵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诤言的基础上得到了提升。末二段个别文句的表述尚未尽意,然而,递一只桨的比喻除了点题的需要外,不是意味着“家庭教育”的接受者与施与者应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形成和谐互动的合力,共同驶向彼岸么?文章就这样在更进一步的“思考”中意味深化地收束。(颜雄)
启示:以整体类比结构文章,增强艺术表现力。以表达需要驾驭材料,扩大文章内涵。
№ 12
“爱”在心 口难开
(广东卷)
喝完最后一口牛奶,我默默地把145分的卷子放到父亲面前,他抬起眼哼了一声,签上大名后又继续埋头看报了。我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但终究还是作罢,反正我也习惯了。收拾好东西,我顺手把门带上,那轻轻的关门声,仿佛一声叹息似的。我头也不回,大步向学校走去……
其实,我也想他对我笑一笑,说声“考得不错”的话……
我跟我父亲好像是天生仇人,从小到大,我们的交战便没停过。调皮是男孩的天性,每当我闯了祸,他总一声不吭,抡起皮带没命地抽。大概是遗传了他的执拗,我也不哭,一阵清脆地抽打声和哭喊声混战,最终便以“砰”一声摔门的巨响——我夺门而出告终。
妈妈常跟我说,其实他是爱我的,只是不知道怎样表达,我要试着和他沟通一下。沟通?我冷笑,和他这种机器怎么沟通?他甚至对路边不相识的扫街大婶笑一笑,却吝惜地不肯对我展露分毫,他表达“爱”的唯一语言,便是那无止境的皮带抽响。而我回报他的爱,便是比说话还多次数的摔门声……
想着想着,便来到了学校。“嘿!”好友神秘地凑过来,“知道今天什么日子吗?父亲节!”顿时,冰冷的老脸又浮现在脑海,我厌恶地说:“关我什么事?”“你不对你父亲表示点什么吗?我昨晚等不及,已经送了,当我对我爸说‘我爱你’的时候,他居然哭了呢!”好友兴奋地说,然后不由分说地拉我去了精品店……
拿着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我忐忑地回到家里。送皮带,真讽刺,他又要抽我了吧?
“爸,今天是父亲节,这是送你的礼物。”我不动声色道。他愣了一下,慢腾腾地拆开了礼物。出乎意料,他没有勃然大怒,只重重地叹了口气:“今天你妈不在,跟我喝一杯。”也好,壮壮胆。
可怕的寂静,只有酒杯碰撞声。两人都喝得微醺,我望着父亲,幽幽地说:“爸爸,我……我……我爱你……”极轻极快地带过,也不知他听到没有,“我没别的意思,只是你那条皮带快断了……”没等我说完,父亲喉咙里冒出一句:“今天考试考得不错……”我的眼顿时热了。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我笑笑,哽咽着:“是烈了点……”说罢也举杯一饮而尽,热泪,流进了嘴里……有爱的泪,是甜的……
一声“我爱你”,化解无数情……
点评:本文采用记叙文的写法,通过对父子关系,由隔膜甚至对立到一声“我爱你”的语言表达而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的描述,说明了语言的重要作用,颇有深意;描述也较为真切生动,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是一篇难得的作文。(广东评卷组)
启示:只有先感动了自己的文章,才能感动别人;真情实感,是文章感染力的催发剂。请在文章中真实地与读者交流。
№ 13
宝玉学剑
(湖南卷)
贾政头发都愁白了:宝玉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再过三个月就要考进士了呀!
这小子读书不行,吟诗作对倒能来两手,可会试只考八股文呀!说是有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