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
- 资源简介:
有80道小题,约11170个字。
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乐观中学2013届毕业生用)
一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②京师:京城。③馔(zhuàn):准备食物。④果蔬:泛指菜肴。⑤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⑥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⑦啖:吃。
1.用“/”划分下面句子朗读节奏。(1分)
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义。(3分)
①谒:②去:③食:
3.说说文中画横线句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的意思。(2分)
4.王安石上了哪些菜来招待自己的亲戚萧氏子?请用自己的话说说。(2分)
5.读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王安石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
二、
王艮,字敬止,吉水人。建文二年进士。燕兵①薄京城。艮与妻子诀曰:“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吾不可复生矣。”解缙②、吴溥③与艮、胡靖④比舍居。城陷前一夕,皆集溥舍。缙陈说大义,靖亦奋激慷慨,艮独流涕不言。三人去,溥子与弼尚幼,叹曰:“胡叔能死,是大佳事。”溥曰:“不然,独王叔死耳。”语未毕,隔墙闻靖呼:“外喧甚,谨视豚⑤。”溥顾与弼曰:“一豚尚不能舍,肯舍生乎?”须臾艮舍哭,饮鸩⑥死矣。
(节选自《明史•王艮传》)
【注释】①〔燕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其孙朱允炆即位,是为惠帝,年号建文。建文四年(1402年),被分封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的第二个儿子),以“清君侧”的名义,兴兵南下,来夺侄子的皇位。②〔解缙〕明代第二位内阁首辅,著名学者。③〔吴溥〕字德润,崇仁县人,名儒吴与弼之父。④〔胡靖〕明朝福建南平人。⑤〔豚〕小猪,亦泛指猪。⑥〔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
6.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须臾艮舍哭
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3分)
(1)薄京城( ) (2)流涕不言( ) (3)语未毕( )
8.用自己的话说说“食人之禄者,死人之事”的意思。(2分)
9.这篇短文写王艮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为什么如此说呢?(2分)
10.读罢此文,请你简明扼要地评价一下王艮其人。(2分)
三、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②,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③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④,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即复食。至燕,馆人供张⑤甚盛。天祥不寝处,坐达旦。遂移兵马司⑥,设卒以守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⑦拜而死。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注】①弘范:蒙古汉军元帅,率部下抓获文天祥。②厓(yá)山:宋末抗元的最后据点。③扞(hàn):保卫。④捄(jiù):通“救”。⑤供张:陈设帷帐及一切用具。⑥兵马司:主管京师治安的机关。⑦乡(xiàng):通“向”。
11.对“使为书招张世杰”一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使/为书招张世杰B.使为书/招张世杰
C.使为/书招张世杰 D.使为书招/张世杰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固()(2)涕()
13.说说“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的意思。(2分)
1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内容。(2分)
15.弘范对文天祥是什么态度?请结合文中两个具体的句子说说。(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