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4270字。
《园丁赞歌 记叙要选好角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和把握记叙文叙事角度的概念和作用。
2、理解和掌握不同记叙角度的利弊,根据实际恰当选用。
3、选好角度,写出一篇生动的园丁赞歌。
【新课导入】从幼稚园到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你一定遇到了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当与老师共处的一些美妙瞬间闪烁着心灵之花触动了你沉睡的情感,使你怦然心动时,你又怎样诉诸笔端呢?今天我们通过本单元的“表达交流”来唱出心中的“园丁赞歌”。
【课前探究】
1、你认为什么样的记叙文算是上乘之作?
2、请从教材第60页中找找:记叙的角度大致有哪几种情况?
【知识导引】
1、第一人称概念解说
作者在文章里以“我”(或“我们”)的身份直接出现,所记叙的都是“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第一人称的记叙,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读起来使人感到真实、亲切、自然。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记叙只限于“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不是“我”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就无法直接记叙,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记叙人物的深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
例文:
我常常把童年在大自然中的陶醉,比拟成一朵长醉不醒的睡莲。细长细长的枝蔓,支撑起我的骨架;圆圆的绿色叶子,编织成我一个个梦的摇篮。我在一条东流的春水中,起伏颤动,每一朵童腮般的粉艳的花蕾里,都藏着我幼小的精灵。我睡卧花丛,任风儿摇摆,任春水颠簸;不管它流向哪里,都流不走我的精灵,我的梦境……待睡莲的花蕾睁开睡眼,则童年的岁月,已被流水驮走,东去的春水,便再也不回头了。 ——丛维熙《裸雪》
2、第二人称概念解说
作者用“你”或“你们”来叙述。
第二人称写作的好处是在写作中如同和对方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便于沟通。但也正因为如此,记叙中用第二人称的情况比较少,见到的大多是抒情性的散文。当然,如果我们在叙述过程中,有时插入一些第二人称,会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加大文章力度,使记叙更加精彩,而且,也使文章显得更加灵活。
例文:
当夕阳落下的时候,你走到我身边,用大山里从来听不到的普通话和我攀谈:“马俊宏?你是叫马俊宏吧!”我羞涩地低着头,两只手不停地搓弄着衣角,从唇边勉强挤出来两个字:“是的。 ”你装着很生气的样子:“我是老虎吗?就那么可怕吗?抬起头来。”我怯怯地抬起头,心里不由地想:糟了,惹新老师发怒了。而当我抬起头才发现,有一双微笑着如野菊花般温柔的眼睛在盯着我打量。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