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570个字。
初中名著阅读(二) 18中 黄晶
《简·爱》《骆驼祥子》《培 根 随 笔》《水浒传》
之五《简·爱》
第一部分《简·爱》导读
一、作者简介:
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1816——1855)于1816年4月21日出生于英国约克郡一山区小镇桑顿,她是乡村牧师帕特里克·勃朗特的第三个孩子。在她出生后的四年中,她的弟弟勃兰威尔、妹妹艾米莉和安妮相继出世。1820年4月,随着父亲工作的调动,全家八口迁至约克郡凯利镇附近的偏僻山村哈沃斯。就在那座有八个房间的两层石彻住宅里,夏洛蒂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迁到哈沃斯后的第二年,母亲便因病去世,五岁的夏洛蒂从此便失去了母爱。
1831年初,为了接受更正规的教育,夏洛蒂到离家60英里的罗海德的伍靳不姐学校学习。这儿和柯恩桥学校完全不同,师生关系亲密,学习环境良好,夏洛蒂的学业进步很快,曾数次获奖。这段经历对她的一生有着很在的影响,《简·爱》中的谭波儿小姐身上,有着伍勒小姐的影子。第二年五月,夏洛蒂离开伍勒小姐学校,回哈沃斯家中教育弟妹。三年后,她又回伍勒小姐学校担任教师,并把两个妹妹带到该校学习,直到1838年才离开伍勒小姐学校回家休养。此后的五年中,她曾两度去有钱人家担任家庭教师,可是生性孤傲的夏洛蒂很难适应这个和仆人相差无几的职务,最后决定放弃这一职业。《简·爱》中贵妇人、阔小姐们对家庭教师的刻薄讥讽,正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当时英国社会中等级偏见的生动写照。
为了照顾家庭,能在家乡谋生和自立,夏洛蒂决定和两个妹妹在哈沃斯办一所像伍靳小姐那样的学校。为此她和艾米莉在姨妈的资助下,于1842年初去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埃热夫人学校学习法语和德语。同年11月,姨妈去世,姐妹俩回家奔丧。第二年年初,夏洛蒂又迷恋上自己的老师埃热先生。这位老师的思想谈吐才学和对她的关心,都合她如醉如痴。埃热夫人察觉了夏洛蒂对自己丈夫的感情,便设法不让他们两个接近。在沮丧绝望之余,夏洛蒂被迫于1844年元旦离开布鲁塞尔,回到哈沃斯。此后有很长一段时间,她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给埃热先生写过一些表露感情甚至几近恳求的信。信用卡说埃热先生的回信“对我来说,生命攸关,你最后的信支持着我——六个月的营养。”“给我写信就是你做件好事。只要我相信你对有好感,只要我希望收到你的信,我就能安静下来,不太悲伤。”“当我一天天等待着你的来信,一天天向上的失望将我抛到难忍的痛苦之中……我主焦急——不想吃喝、失眠——日趋衰弱。”这种绝望的爱情给夏洛蒂已经不幸的生活带来极大接大的痛苦,此后夏洛蒂迟迟未嫁,也许和这段经历精湛无关系。埃热先生个性鲜明,聪明能干,博学多才,经历丰富,但极易激动。显然,《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身上,就有着他的影子;很有可能在疯妇女人的塑造上,也带有作者对埃热夫人的怨恨。
命运给夏洛蒂的打击并未就此罢休。她的办学计划因无人报名而归于失败,父亲的身体也变得愈来愈坏,患白内障的眼睛几近失明,做家庭教师的弟弟又因与东家太太发生感情纠葛被辞退回家,从此一蹰不振,染上酗酒吸毒恶习,精神和身体都趋于崩溃,从而更增加了夏洛蒂和她妹妹的沉重负担。1845年秋,夏洛蒂偶然发现了艾米莉的一本诗稿,从童年时代开始的对文学写作的爱好,促使她走上了决定性的一步,在她的鼓动下,决定动用姨妈的遗产,用笔名出版一本三姐妹诗集《柯勒、埃利斯、阿克顿·贝尔诗集》。诗集于1846年5月出版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只有一篇短小的评论对艾米莉的诗稍加赞许,诗集也只卖出两本。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