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3字。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李大钊
教学目标
1、 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强烈的感情。
2、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了解作者,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高尚情怀和伟大精神,唤起学生对李大钊先生的崇敬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4、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比喻说理
教学重点
欣赏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仰先生博大磊落之英雄气概。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教学准备:查阅李大钊先生生平资料和名言 。
教学时间:一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历史的车轮滚滚驶进了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在黄河之滨写下了一首回肠荡气的壮丽的史诗。中国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与骄傲。正因为此,有一些人,我们应当永远怀念,是他们赋予了共和国新生;有一些话语,我们应当永远铭记……
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预定情境。
整体感知 一、 作者简介。
李大钊是党的创始人,与陈独秀并称为“南陈北李”。这篇小品散文,写于20世纪20年代,中华民族真如“大病初愈的病人,千疮百孔,步履维艰”,当时,有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李大钊站在时代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的转机,于是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
二、内容感知
1、根据“提示”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逼狭 叠岭断崖险峻 崎岖
3、理解下面的词语,注意加点字的含义。
险峻: 崎岖:阻抑:
回环曲折:奇趣横生:奇绝壮绝::
4、思考:
(1)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
①历史的道路崎岖不平,全靠雄健的精神冲过去。
②民族生命的进程就像江河的进程,是曲折坎坷的。
③人类的历史生活正如旅行,在奇绝壮绝的境界才能感受到冒险的美趣。 ④中华民族的道路崎岖险阻(国运艰难),需要有雄健的精神才能欣赏到壮美的趣味
⑤中华民族国运艰难,需要我们发扬黄河那种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