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导学案5
- 资源简介:
约3460字。
兰亭集序
编制人: 汪春华 审核人: 审批人:
建议课时:做导学案2节+展示探究1节
【学习目标】
1、了解王羲之生平及其成就。
2、掌握重点词语“次、修、期、致”的意义和用法及重要的文言句式。
3、通过翻译,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诗中的情感。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扫清文言障碍,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2、借助“教材助读”加深对文章的认识和理解。
3、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导学案,规范书写,认真答题;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教材助读】
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见课文下注释①
二、《兰亭集序》简介
《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其作为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极高,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今观其书,的确俊逸遒劲,笔势纵横,在用笔、结构、点画搭配等方面极富变化。全篇看来,纵则有行,横则无列,气韵生动,笔意畅通,给人以神采飞扬、起伏跌宕之感。
三、文化常识
(1)序,也叫做“叙”,或称为“引”,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旨意、编次体例或作者情况等内容的文章,也包括对作家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明。如《伶官传序》《呐喊自序》《指南录后序》等,其中“后序”相当于今之“再序”。
(2)骈文,“骈”在古代本为两马并驾之意,骈(pián)文,是中国古代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点是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因句式两两相对,犹如两马并驾齐驱,故被称为骈体。全篇以双句(偶句)为主,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韵律和谐;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
【预习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癸丑(guǐ) 急湍( tuān ) 修禊(xì) 会稽(kuài jī) 流觞(shāng)
趣舍(qǔ) 嗟悼(jiē dào) 虚诞(dàn) 彭殇(shāng) 骋怀(chěng)
放浪形骸(hái) 若合一契(qì)
2、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 认为
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的 今义 :连词,表因果关系
或取诸怀抱 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