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导学案
- 资源简介:
约3960字。
必修三第四单元导学案
编制: 汪春华 审核: 审批:
教学课时建议:3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说明文文体的特点,了解文章的说明方法。
2.了解文章内容和行文结构;培养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3.品味说明文准确严密的语言特点,学习文章将生动有趣的描写和严谨的说明相结合的方法。
4.学习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科学精神。
预习案
使用说明&学法指导
1、通读课文,借助“教材助读”,注意筛选和概括文中信息,了解文章内容和行文结构,体会科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题目都书面完成。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4、限时45分钟,独立完成。
【教材助读】
一、关于科普说明文
科普说明文是是说明文的一种,是专门介绍、普及科学知识的工具。它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科学说明文,以传授一般科学知识为目的,要求有很强的科学性,严格遵守科学的原理,语言平实严谨,通俗易懂;一种是科学小品文,多用文艺笔调介绍科学知识和阐明科学道理,在表达上经常凭借生动比喻和有趣的联想,在讲清科学道理的同时,还能使读者得到感情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
二、关于解说词
解说词是对展览、实物、影视、图片、名胜古迹和历史文物等进行解释说明的一种文体。他通过对事物准确的描述和语言的渲染,来感染观众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从而起到宣传效果。
解说词的文体特点:
(1)解说词要根据解说对象的特点,有明确的主题和说明重点,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关键,即使是拓展性内容,也不能游离解说的主题。如课文解说的对象是宇宙,那么就要紧扣宇宙的组成来介绍,不能随意生发其他问题。
(2)解说词补充和增加解说对象的相关信息,主要是知识和情理的扩展,使读者接受到画面和实物本身无法传递和难以表达的涵义。如课文中对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绍(知识扩展),将宇宙比做大海,激发读者对宇宙的想像(情理扩展)。
(3)解说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各个部分又有相对的独立性。课文从宇宙整体到星系的组成再到太阳系,虽然每个部分紧密相联,但又各有侧重,各有中心。
三、关于作者
卡尔•萨根(Carl Sagan,1934—1996),美国人,曾任美国康奈尔大学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他以对科学的热忱和个人巨大的影响力,引导几代年轻人走上探索科学之路。他对人类将无人航天器发送到太空起过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学、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