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教时,约3400字。
《 谏 太 宗 十 思 疏 》教 学 设 计
凤庆县第一中学
教学目的:
1、 学习本文声情并茂、文质兼美、骈散结合的写作方法。
2、 掌握“安”、“信”、“求”、“治”等实词的义项,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
3、 背诵全文,归纳成语典故。
4、 学习古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的治国思想及为人之道。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 介绍作品背景及文体知识。
2、 疏通文字障碍,以诵读为主,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魏征(580—643),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初为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常召入内室询以政事得失,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直谏,史以“诤臣”称之。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本文《谏太宗十思书》,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其文风影响到宋代欧阳修、苏轼。
2、背景: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英勇,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