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8字。
陋室铭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二)让学生了解押韵及其作用,朗读、背诵全文。(三)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导语
在中国的诸多文化遗迹当中,有很多帝王将相的官府宅邪,它 们或者以豪华气派让人惊叹不已,或者以设计精巧让人流连忘返。 但有一处居所,它既小且陋,却因主人的一篇铭文而传颂千载。这 就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下面让我们学习《陋室铭》,一起走进 “陋室”,走进刘禹锡的精神世界。
(二)解题
三.铭:起初是铸或刻在器物。碑锅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 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述功记行的文体,有时也用来警戒和勉励。 如:墓志铭、座右铭等。铭文一般都是押韵的,又讲究句式整齐, 常用排比、对偶句。
2.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他一生创作了不少胜炙人口 的诗词散文,受到同时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铭》就是一 篇传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 受到和州知县的百般刁难,让他在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 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符的房子人刘 禹锡因此起笔写了腼室铭》一文,并请人刻在石头上,立在门 前,以此明志。
(三)整体感知——感受结构美
1.准确朗读全文,要求:
(1)读准字音,如“馨XTn”、“犊九”。
(2)结合课文注释理清思路。
2.结合课文,组织学生依次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门)课文名为《陋室铭》,为何结尾是Y子云:何陋之有”, 这是否矛盾?
明确:不矛盾。题目中的“陋”是书房的形陋,而结尾处的 “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简陋,紧 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这虽是陋室,但作为主人的我 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门)陋室不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明确:”“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环境的清幽、雅致。反 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朋友 的贤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情怀。“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犊之劳形”,写生活的高雅脱俗,反映出 室主人不为琐事索怀的心态。
门)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写尽,为什么又写诸葛 庐、子云亭呢?
明确:这是作者向深处开拓主题。采用类比,用历史上诸葛亮 和杨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们居住的本也是陋室, 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扬天下,只要我继续修身养性,我的陋室也将 被后人称道,我本人也会和诸葛亮。杨子云那样被后人景仰。
(4)文章起笔写山水似乎与陋室不相干,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古代传说中,山中有神仙,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歧 龙,这水就是灵水。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