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全科段考试题卷(9科10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全科段考试题卷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卷.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A.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A卷.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A卷).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数学试题(B卷).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物理A卷.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英语试题.doc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卷.doc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湖南师大附中高一年级语文段考试题卷
时 量:120分钟 满 分:150 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怯弱(qiè) 纨绔(kù) 戏谑(xuè) 锲而不舍(qiè)
B.炮烙(páo) 负疚(jiù) 榫头(sǔn) 沸反盈天(fú)
C.吞噬(shì) 脊髓(suí) 悚然(sǒng) 韬光养晦(huì)
D.汤匙(chí) 朔漠(sù) 歆享(xīn) 群山万壑(hè)
1.A/B 沸反fèi C脊髓suǐ D 朔漠shuò
2.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乖张 膏梁 大声急呼 瓮牖绳枢
B.寒喧 峥嵘 惴惴不安 瘦消不堪
C.草窠 纳罕 赴汤蹈火 沦落天涯
D.惘然 鬼秘 恬然自安 义愤填赝
2.C/A膏粱 大声疾呼;B寒暄 瘦削不堪;D 诡秘 义愤填膺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晚会上,铿锵的鼓点扣人心弦,优美的唱腔感人肺腑,精彩的表演令人陶醉,全场观众掌声、喝彩声此起彼伏。
B. 日前,李总理来到中国政府网并同网民们在线交流,这在广大网友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四面八方的跟帖纷至沓来。
C. “2009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张正祥守护母亲湖的事迹,以及他那振聋发聩的呼吁,深深地震撼着全体国人的心!
D. 我省严查酒后驾车取得明显成效,但仍有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屡屡违规,他们认为酒后驾车是小事一桩,不足为训。
3.D/不足为训:指不值得当作典范或法则。A扣人心弦: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B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C振聋发聩:比喻高超的言论能使麻木糊涂的人觉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文明碰撞、融合、交流的过程,完全封闭的环境不可能带来文明的进步,只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B. 今年寒假,学校组织的采风小组,深入凤凰、张家界等少数民族居住地,搜集了近七百万字的民间故事,还采录了大量情歌和民歌。
C. 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 由于这一篇哀悼家鹤的纪念文章镌刻在石头上,使得文字的命运与这块石头的命运牵连在了一起,也为后人留下了诸多难解之谜。
4.C/A项语序不当,“碰撞、融合、交流”应改为“碰撞、交流、融合”。B并列不当,“情歌”与“民歌”概念交叉,不能并列。D成分残缺,“由于”和“使得”保留其一。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语言交际中,有些词语是不能随便说的,说出来就可能会引起听话人的不快和反感,这就是语言学上所说的“忌讳语”。
B.《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作者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和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C.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大致分为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和分析研究三大部分,《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D.桑地亚哥是英国著名作家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海明威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代表作有《太阳照样升起》等。
5.D .《老人与海》作者是美国人。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农村合理利用户型沼气池,堪称我国生物质能利用的先导, ,至今仍有活力。 , ,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推广。
①是我国普及最广、发展最早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②是我国发展最早、普及最广的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
③它解决了部分农村炊事及照明的能源问题
④部分农村炊事及照明的能源问题被它解决了
⑤联合国也青睐它
⑥也为联合国所青睐,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③⑤
6.D/选②,“发展最早”紧承“先驱”之意。选③,全部文字陈述的对象始终是“它”。选⑤,“向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推广”的,主语仍是“联合国”。
二、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共14分)
7.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木兰花
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