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课时,约4675个字。后有同步练习。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②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③培养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①重点: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②难点:揣摩、品味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9.18事件的影视资料以及与此有关的其他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作者资料和9.18事件资料,了解作品的有关背景。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播放东北沦陷时期百姓逃难时的图片。2、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 3、 说感受。4、 导师解说:194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全面开始了侵华战争。由于当时的蒋介石奉行对日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未遇一枪抵抗就占领了东三省。无数百姓为免遭日军的蹂躏而逃离家园,东北辽阔美丽的江山沃土尽陷日军铁蹄之下。本文作者正是怀着痛失家园,渴念故土的强烈感情写下了这篇激情澎湃、感人肺腑的文章。 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进入预定情境。
整体感知 一、 作者简介。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二、内容感知:(1)注音:炽痛( ) 泛滥( ) 嗥鸣( ) 怪诞( ) 亘古( )谰语( ) 蕻( ) 汉字:gǎo头( ) 默 qì( ) 污 huì( ) 蚱 měng( )斑 lán( ) 田 lǒng( ) 解词:炽痛 泛滥 谰语 怪诞 亘古 默契 污秽(2)教师范读;全体配乐朗读,体味作者情感。(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读给大家听。(4)思考: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点拨结构,明确主题) 学生交流查阅的资料一名同学先读然后齐读背诵重点词语有感情的读文速读全文,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文学常识积累字词积累朗读训练训练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一、基础知识
1、给下面加点字的字注音。
炽痛 嗥鸣 斑斓 谰语 怪诞 默契
田垄 蚱蜢 污秽 泛滥 亘古 镐头
2、解释下面的词语。
斑斓: 谰语:
污秽: 亘古:
二、精彩回放
1、这篇课文只有两段,请你概括出它们的大意。
第一段:
第二段:
2、课文的标题是“土地的誓言”,是不是土地在发出誓言?如果不是,那标题的意思又该如何理解?作者以此为题,有什么作用?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