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雅共赏呈现趣味奇特,智趣理趣结合水乳交融——《自嘲》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4050个字。
俗雅共赏呈现趣味奇特智趣理趣结合水乳交融
——《自嘲》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自嘲这首诗是鲁迅先生的一幅自画像。抒发了鲁迅先生面对窘迫的生活和不济的命运而绝不低头的态度,字里行间充满着凛然正义和坚强的意志。学习这首诗,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诗的风格。感悟做人真谛。
【相关课程标准】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诵读诗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内容。“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有感情诵读课文,在诵读中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蕴含的情感。
3.学习这首诗,从中感悟做人的真谛。
【评价任务】
1.背诵默写检查记诵情况。
2.通过提问训练应变能力。
【教学过程】
板书:自嘲鲁迅
了解写作背景:(一体机出示资料)
《自嘲》这首诗作于1932年10月,这时,“左联”已成立两年,“左联”柔石等五烈士已牺牲一年多,而距离鲁迅逝世只有四年,鲁迅已成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众所周知,鲁迅一直是“解剖自己并不比解剖别人留情面”,鲁迅在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以后,不仅用它来抨击、揭露形形色色的反动派及假马克思主义者,而且用它来解剖自己。“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我自己。”《自嘲》正是一篇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自己过去人生观、战斗姿态的自我解剖。
作诗的时候鲁迅的处境怎样呢?他说:“上海曾大热,近已稍凉,而文禁如毛,缇骑遍地,则今昔不异,久而见惯,故旅舍或人家被捕去一少年,已不如捕去一鸡之耸人耳目矣。我亦颇麻木,绝无作品,真所谓食菽而已。”(鲁迅1932年8月15日《致台静农》)
一、读自嘲之诗(品读诗歌)
(一)美读诗歌
1.读准诗歌的韵律美
屏显诗歌: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
朗读指导:
步骤一:自由、大声地朗读。
步骤二:读准字音。(载zài 孺rú)
步骤三:读准停顿。(“二二三”式停顿,停顿用“‖”标出)
步骤四:读准拖音。(依次在每句诗的第四个字拖音:盖、身、颜、酒、对、为、楼、夏,拖音符号“”)
步骤五:读准重音。(依次是:欲何求、已碰头、过闹市、泛中流、千夫指、孺子牛、成一统、与春秋,重音符合用“●”标示)
步骤六:读准韵脚。头流牛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