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 资源简介:
约2940个字。
寻找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切入点
泗洪县梅花中学徐丽
内容摘要:情感教育是一种伴随知识输入而又融进了人的美好情愫的一种教育方式。如果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使学生感动于作品中的形象、意境乃至情节、结构、词句,那么必将能使学生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乃至诱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关键词:导语切入品读切入作者切入
新课程标准多次提到:“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因此说,在语文教育中渗透情感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落实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呢,根据自身的教学经历,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一、 从导语切入,激发情感
导语是教师根据所授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在讲授新课之前使用的语言,对学生的知识学习有启发和引导之效。巍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骤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于漪老师也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事实的确如此,成功的导语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更能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作为语文老师,究竟怎样设计导语,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