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解析1)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
- 资源简介:
-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 共40题,约16370字。 -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凡父母双方均为公民者有公民权,公民十八岁时在他们村社的名簿中登记。”这一规定最有可能出现在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希腊D.古代中国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古希腊民主政治,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课本基础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古埃及突出为神权社会、古印度突出为种姓社会、古代中国突出为王权社会,唯有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故ABD三项均与题干“公民”一词不符,排除ABD,答案选C。
 2.下面所示为某一宗教的发源地和传播路线,这一宗教是
 
 
 A.犹太教B.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佛教的产生及传播,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课本基础知识及从图片中有效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试题解析】从图片可看出此教源于古代印度且传播到古代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故可判断出是佛教,ACD三项与史实不符,答案选B。
 3.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据传他使用“焚林而田”的耕作方法,还发明了耒、耜等生产工具。这些传说
 A.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B.可以作为中国原始农耕的直接证据
 C.是一种没有史料价值的想象 D.证明了炎帝的真实存在
 【试题答案】A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及史学研究方法,意在考查考生根据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炎帝相关事迹没有文字记载,仅属于口述史料范畴(传说),不可以作为论证传说所涉历史事例的第一手资料,但可以作为研究民俗史、文学史等研究的重要史料,排除BCD三项;对炎帝在农业领域贡献的相关传说折射出中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答案选A。
 4.右图反映的情景是
 A.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
 B.中世纪大学教师在授课
 C.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
 D.民间艺人吟诵《荷马史诗》
 【试题答案】B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中世纪欧洲的教育,意在考查考生根据历史图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试题解析】从图片人物中的服饰可看出与教会相关,AD所述事例均属古希腊时期;中世纪的欧洲教会实行教阶制度,等级森严,不可能出现主教与教士讨论教会事务,排除C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B。
 5.儒学成为官学是由哪位思想家的主张直接促成的?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试题答案】C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西汉儒学的官方化,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基础知识的能力。
 【试题解析】西汉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至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ABD三项与史实不符,答案选C。
 6.唐代贵族的体育活动广泛多样,马球运动尤为盛行。下列与此现象有关的史实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