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题(B卷)
- 资源简介:
有23道题,约641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重庆市2014年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B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在下列括号中填入正确的汉字。(4分)
(1)读书人的bó()学多才、儒雅之气,缘其汲取了无数人的经验与智慧的精华。
(2)春风吹拂,xiān()细的柳丝飘飞,风姿婀娜,如诗如画。
(3)垂钓是一种闲情,赏月是一种yì()致,都讲究一个“静”字。
(4)小桥流水,是江南古镇的风情;红装素guǒ(),是塞北原野的美景。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差事(chāi)脚踝(huái)气冲斗牛(dòu)
B.荒僻(bì)鉴赏(jiàn)尽态极妍(yán)
C.梦寐(mèi)狡黠(xi)头晕目眩(hn)
D.酝酿(niàng)亢奋(kàng)瞻前顾后(zhān)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那块白玉通体晶莹,玲珑剔透,仿佛是少女羊脂般细腻的皮肤,温润圆滑。
B.人类如果与大自然和睦相处,必定会受益匪浅,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片宁静的天空,更是与万物的心灵交流。
C.历史上美丽的楼兰古国,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D.四面山的望乡台瀑布,飞珠溅玉,与周围的山峰互相映衬,真是别具匠心。
4.根据语境,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位学生向老师请教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老师说:“,,创业酌用兵家之权变,,行文当如纵横家之灵活。采百家之学问而集于一身,必成贤者。”
①治事应持法家之严明②待人应守儒家之诚信③读书当如墨家之兼爱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5.对下列两个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1)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2)其实地上本来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有了路。——重庆洋人街标语
A.第(1)句中,作者认为希望是本没有的,就如地上本没有路,但只要你想到有路,路自然就会出现在前方。
B.第(2)句言简意赅,意蕴丰富,启迪人们:如果一直踩着众人的脚步走,就会无路可走;必须要善于创新,另辟一条新的道路。
C.这两句话都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对“路”的内涵进行了形象的诠释:路是人用脚走出来的,我们只要跟着别人走,就能走出一条路来。
D.这两句话都用“走的人多了”来强调无论前方的道路有多么艰难、多么漫长,我们都要携手前行,永不言弃。
6.人是一本书。人的外表,就是封面;人的心灵,就是内文。请参照示例,写一段话,说说自己活他人是一本怎样的书,并略加阐释。(句式不限,40字左右。)(4分)
示例:我是一本字典。外表虽然平凡,但内涵丰富,知识广泛。与我在一起,能扩大视野,增长知识。
7.综合性学习(10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统美德薪火相传。光明中学准备开展一次以“走进传统文化,传承‘仁’之美德”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解读“仁”字】
(1)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我们可以通过“形”来推知“义”。请你根据下面的文字和右面的图片,推知“仁”字的本义。(2分)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仁,亲也,从人,从二。”“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