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联想1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导语:写作时经常会遇到“想不开”的情况,解决这种问题必须展开想象的翅膀----<br>
一、几个想象探讨性的问题。<br>
1、我曾经教过小学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我问小学生为什么小蝌蚪要找妈妈?其中有个很可爱的学生回答:“因为小蝌蚪被爸爸打屁股了”,你认为这个答案好么?<br>
2、花儿为什么要开? (为了展示自己的美丽,闻到了春的气息……)<br>
3、一个狂风暴雨的晚上,你开车经过一个车站,发现有三个人正苦苦地等待公交车的到来:第一个是一个看上去濒临死亡的老妇;第二个是曾经挽救过你生命的医生;第三个是你所爱的人。但你的汽车只能再容得下一位乘客,你会选择谁? <br>
明确:这是一道人格测试题。每个人的答案都有他的理由:也许你会选择老妇人,因为她就要死了,我们应该挽救她的生命;也许你会选择医生,因为他曾经救过你的命,现在是你报答他的最好机会(但也许你也可以在将来不断地回报他);也许你会选择你所爱的人,错过这个机会,也许你就永远也找不回她(他)了...... <br>
最佳的答案当然是:我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赶紧把老妇人送往医院,而我则留下来,陪着我心爱的人,一起等待公交车的到来......" <br>
4、一个寒冷的冬天,纽约一条繁华的的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经过的人似乎没看见他似的走开了。 <br>
有一天,一个诗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点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写了一句话。 <br>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舍。<br>
问1:你猜这个诗人给乞丐写了一句什么样的话? <br>
问2、为什么路人看了这句话都比较愿意给乞丐献上自己的同情和施舍? <br>
明确:当时正是“寒冷的冬天”,人们盼望严冬早日消逝,春天早日到来,诗人写的“春天就要来了”就如同报晓金鸡的第一声高啼,唤起了人们对春天的憧憬和遐想,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和希望,紧接着写的“可我不能见到他”真切地表达了乞丐痛苦、不幸、无比失望的情感,也表达了乞丐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思想,于是就唤起了人们的同情、怜悯和关爱。 <br>
这就是一句话给人带来无尽的想象空间后产生的奇妙的力量。 <br>
幻灯片:引进联想、想象的概念 <br>
联想:它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 <br>